近年來,數字政府的建設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惠及民生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指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主辦的2021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暨第二十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日前召開,對當前數字政府建設成果進行總結,為接下來各地數字政府服務發展提供了借鑒。 服務場景不斷豐富 “數字政府建設是加快政府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認為,各地政府門戶網站的普遍建立、整合直至一體化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轉折點,為百姓獲取政府信息、參與政務管理和網上辦事提供了直觀的窗口和通道。 經過多年發展,數字政府服務場景不斷豐富,包括一網通辦、大數據金融服務、“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等。2021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結果顯示,中國數字政府建設經過萌芽期、探索期、發展期的建設實踐,已進入全面改革、深化提升階段,近3年中國省級和重點城市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同時,組織機制保障全面推進,統籌指導數字政府建設。多地成立數字政府建設相關領導小組、政務數據統籌管理機構。廣東、浙江、江蘇等部分地區開始探索政府首席數據官制度,統籌推進和指導數字政府建設。 多地政府積極構建數據開放平臺,數據開放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11月底,已有19個省份和19個重點城市的數據開放平臺上線運行。其中,19個省級平臺共開放19萬個數據集、8萬多個數據接口、67億多條數據量,數據規模不斷擴大。 “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各地的數字政府服務提升了公共服務效率,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2021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結果中介紹了多地實例。 比如,通過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切實解決了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堵點難點問題,“多地跑”“折返跑”等現象得到緩解。除全國范圍的跨省通辦外,京津冀、長三角、泛珠區域、川渝地區、西南五省、西北五省區、東北三省等7個地區實現了區域內的跨省通辦。 以廣東省深圳市為代表的“無感申報”“反向辦”“政策精準送”等主動式服務,提升了政府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2021年9月,深圳公安推出了63項“無感申辦”服務事項,包括港澳臺通行證和護照辦理和簽注、駕駛證補換證、身份證補換申領等事宜。申請人登陸廣東政務服務網或“i深圳”APP后,通過掃臉識別驗證,即可自動填充表單信息,減少了信息反復填寫、辦事材料重復提交的麻煩。 “深圳市60歲及以上老人可以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了?!边@是家住深圳市羅湖區黃貝街道的老人莊峰嬋收到的一條短信提醒。2021年,深圳市羅湖區打造“反向辦”服務一體化平臺,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匹配,精準定位“應享未享”福利政策的企業群眾,助力服務部門定向做好線上溫馨提示、推送辦理指引,并為下一步研判優化政策提供決策支撐。 數據顯示,八成以上政府網站已經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相關改造。例如,北京市政府網站老年辦事專區整合提供了老年人常用的熱門服務、老幼健康碼使用指南、福利津貼申領、養老保障、退休管理、養老機構等服務。數字政府服務的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普惠服務效果已經顯現。 提高政務系統運轉效率 在取得進步的同時,數字政府建設仍有提升空間。本次評估也提出了3項需要各地關注的問題,比如數字政府制度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措施仍需進一步加強;數據共享應用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對此,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建議:一是出臺國家層面的數字政府建設指南,指導中國數字政府總體建設;二是深化權威高效的國家數據統籌協調機制改革,形成扁平高效、上下貫通、整體聯動、執行敏捷的組織體系,促進數字政府建設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工作機制整體運轉順暢;三是推進數字政府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加快數字政府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組織制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標準、數據資源管理標準、建設運維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四是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過程及效果的監督評價,定期開展數字政府建設成效評價評估,以評促建設,以評促發展。 在汪玉凱看來,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關鍵要破解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這三個難題?!笆紫纫鉀Q政府部門間的行政壁壘,讓數據可以流通共享。面向長遠,政府要圍繞百姓關注的醫療、教育、環境等公共服務構建綜合性的應用系統,真正實現系統暢通,高效運轉,讓數字政務在關鍵時刻真正發揮作用?!蓖粲駝P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