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如何辦理?國家醫保局給出明確回答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 聚焦1.25億跨省流動人口的就醫結算需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正在有序推進,這將進一步方便跨省異地工作、居住的群眾看病和費用報銷。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如何辦理?哪些渠道可以辦理?在10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門診和住院費用的跨省直接結算政策相同 “目前,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已經覆蓋了97.6%的統籌區和12萬家定點醫療機構。”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介紹,91.7%的縣都有一家以上的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累計結算突破1000萬人次。 據介紹,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上是相同的: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具體可以解釋為: 就醫地目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原則上執行就醫當地規定的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以及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等都是按照就醫地的政策執行; 參保地政策——醫保基金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報銷政策執行參保地的政策; 就醫地管理——參保人跨省就醫時要遵循就醫地服務和管理規定,就醫地的經辦人員為異地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相同的經辦服務。 簡單來說,跨省異地就醫時,醫保哪些能報要按照就醫地的規定,但是報銷比例是多少、最高能報多少要按照參保地的規定。同時,就醫地要為參保人提供相應服務。 在流程方面,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需要先進行備案。參保人可以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和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等進行辦理,無需回參保地。 備案后,患者可以查詢參保地規定,在就醫地選擇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然后,在入院辦手續、出院結算或者在門診收費窗口結算時,參保人持原來的社保卡或醫保電子憑證進行直接結算。 聚焦1.25億跨省流動人口的就醫結算需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正在有序推進,這將進一步方便跨省異地工作、居住的群眾看病和費用報銷。 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如何辦理?哪些渠道可以辦理?在10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門診和住院費用的跨省直接結算政策相同 “目前,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已經覆蓋了97.6%的統籌區和12萬家定點醫療機構。”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介紹,91.7%的縣都有一家以上的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累計結算突破1000萬人次。 據介紹,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上是相同的: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具體可以解釋為: 就醫地目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原則上執行就醫當地規定的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以及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等都是按照就醫地的政策執行; 參保地政策——醫保基金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報銷政策執行參保地的政策; 就醫地管理——參保人跨省就醫時要遵循就醫地服務和管理規定,就醫地的經辦人員為異地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相同的經辦服務。 簡單來說,跨省異地就醫時,醫保哪些能報要按照就醫地的規定,但是報銷比例是多少、最高能報多少要按照參保地的規定。同時,就醫地要為參保人提供相應服務。 在流程方面,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需要先進行備案。參保人可以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和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等進行辦理,無需回參保地。 備案后,患者可以查詢參保地規定,在就醫地選擇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然后,在入院辦手續、出院結算或者在門診收費窗口結算時,參保人持原來的社保卡或醫保電子憑證進行直接結算。 加強異地就醫結算基金監管 李滔介紹,隨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量越來越大,國家醫保局進一步加強異地就醫結算的基金監管。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把傳統的線下手工報銷轉變為線上的信息化辦理。”李滔說,一方面,線上產生的費用以及結算數據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存儲;另一方面,實現醫療服務等數據的線上留痕,過程與結果數據可以便捷準確地調取,這都為異地就醫結算基金的有效監管奠定了數據基礎。 此外,國家醫保局進一步壓實了就醫地的監管責任,即就醫地經辦機構不僅要對本地參保人進行管理,還要對跨省異地就醫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在定點醫療機構確立、醫療信息記錄、醫療行為監管以及醫療費用審核等方面,都要提供與本地參保人相同的服務和管理。 “近年來,我們將跨省異地就醫作為醫保基金監管專項工作之一。”李滔說,具體舉措包括,通過參保地和就醫地協同核查日常監管,定期分析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數據,移交疑似違規案件至相關省份進行核查處理,探索建立跨區域協查工作機制;依托醫療保障智能審核系統,對就醫行為和費用進行智能審核和監管;會同公安部一起,重點對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三假”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