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柬埔寨到孟加拉國,從吉爾吉斯斯坦到葡萄牙,從剛果(金)到加蓬;從大橋通車到展覽中心啟用,從公路竣工到光伏電站通電,從營地宿舍完工到綜合學校落成……近期,一批由中企承建的海外工程項目相繼落地。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企業(yè)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履約,推動多個“一帶一路”項目如期甚至提前完工,在助力相關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推動改善民生、加強環(huán)境保護、促進人文交流等方面貢獻了中國力量。 “家門口的大橋開通了” “以前過河,得花錢坐輪渡,單趟要1個小時以上。現(xiàn)在家門口的大橋開通了,騎上摩托車幾分鐘就能過河,還不收費。”提起這座由中企承建的大橋,住在柬埔寨斯登特朗縣的韋舒樂難掩激動。 11月23日,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羅奇馬湄公河大橋項目通車典禮在位于柬中部的斯登特朗縣舉行。該項目由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連接湄公河西岸的磅湛省斯登特朗縣和湄公河東岸的特本克蒙省格羅奇馬縣,大橋設計施工合同額5699.8萬美元,為中國政府優(yōu)惠貸款項目。 由北向南,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內(nèi)蜿蜒500多公里,為當?shù)匕l(fā)展帶來了豐富資源,但也阻礙了兩岸的交通。韋舒樂表示,以前在碼頭等輪渡,沒有固定的時間表,在岸邊等1個多小時是常有的事。“趕上節(jié)假日,車流和人流混在一起,等的時間更長。” 從民間到政府,大橋的通車備受關注。當天,柬埔寨首相洪森專程從首都乘坐直升機到現(xiàn)場出席典禮。洪森表示,多年來,中國提供優(yōu)惠貸款并為柬修橋鋪路,發(fā)展電力。這座橋梁是柬埔寨和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成果之一,中國是柬埔寨道路和橋梁發(fā)展的主要貢獻者。 上海建工集團柬埔寨項目負責人辛國順表示,大橋在柬埔寨6號國家公路和7號國家公路之間新增一條跨越湄公河、貫穿中東部地區(qū)的便捷通道,進一步完善柬埔寨國家公路網(wǎng),增強磅湛、特本克蒙、磅通等周邊省份的相互聯(lián)系,有助于加快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 類似的改變,正在越來越多新完工的項目上得到體現(xiàn)。 今年10月下旬,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國父孟中友誼展覽中心正式啟用。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通過視頻連線出席儀式并致辭。致辭中,哈西娜充分肯定國父孟中友誼展覽中心將在擴大孟出口規(guī)模和出口品類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鼓勵大家利用該展覽中心舉辦更多展會,為孟擴大出口創(chuàng)造機會。 據(jù)悉,該項目為中國政府援建項目,是中孟共建的“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項目建筑用地總面積為8萬平方米,包含約800個展位的展覽館主體、公共和技術配套設施。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的建成可以緩解當?shù)嘏e辦大型國際會展會議缺乏場地的壓力,推動孟加拉國出口和整體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此外,在建設過程中,項目累計為當?shù)靥峁┝?000多個工作崗位,開展技術培訓超過1000人次,培養(yǎng)了一批建筑技術人才,如今已成為當?shù)鼗A設施建設的后備力量。 對此,屬地員工沙欣·阿洛姆深有感觸:“中國建筑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而且教會了我們很多技能,一些原本只會干苦力活的普通工人,通過參與項目建設和培訓學到了技能,轉變成了技術工人。” “為項目量身打造環(huán)保方案” 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環(huán)境保護、綠色發(fā)展是中國企業(yè)不懈的追求。 11月20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區(qū),中巴經(jīng)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卡洛特水電站順利完成導流洞下閘,正式啟動水庫蓄水。該項目總投資約17.4億美元,總裝機72萬千瓦,投產(chǎn)發(fā)電后年均發(fā)電量約32億千瓦時,可滿足當?shù)?00萬人用電需求。 談起卡洛特水電站,負責該項目的三峽集團高級工程師嚴新德直言,綠色施工貫穿項目建設整個過程。“在設計之初,我們就雇傭了一家國際公司進行了高標準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評估。項目設計不僅符合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標準,也符合國際金融公司環(huán)境和社會可持續(xù)性的要求。” 電站建設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在水庫旁邊,建設者們花幾個月時間挖了一個蓄水池,并注滿河水。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介紹,下閘蓄水后,蓄水池可以往下游河道補水。這能保證下游的生態(tài)供水和當?shù)卮迕竦挠盟粫购拥罃嗔鳌?/p> 嚴新德表示,項目全部機組投產(chǎn)發(fā)電后,預計每年可節(jié)約標準煤約1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0萬噸,在推動巴基斯坦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同時,助力全球“碳中和”。 這樣的“綠色”故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涌現(xiàn)。嚴格遵守國際通行規(guī)則和當?shù)丨h(huán)保法律法規(guī),加大環(huán)境保護力度,致力于將綠色發(fā)展理念貫穿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全過程,中國企業(yè)不斷提高環(huán)保標準,最大限度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最近,中老鐵路建設頻傳新消息:全線送電成功、國內(nèi)段動態(tài)檢測工作全面完成、老撾段客運站房全部亮相、老撾段客運服務信息系統(tǒng)調試完成……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lián)國”戰(zhàn)略對接的重要項目,中老鐵路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撾首都萬象。在這條全長1000多公里的鐵路上,“綠色”故事隨處可見。 “我們?yōu)轫椖苛可泶蛟飙h(huán)保方案,例如為保護野生亞洲象,把部分路段路改橋,專門留下大象通道。”中國電建水電十四局玉磨鐵路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趙思創(chuàng)介紹,他們負責施工的線路經(jīng)過區(qū)域有約40頭野象,施工路基還為野象設置了7個涵洞。 為美化景觀,在中國電建水電十局負責施工的五標段,施工過程中水電十局在混凝土拌和站以及各隧道專門修建了污水沉淀池和清水池,確保施工產(chǎn)生的污水須處理達標后才排放。中鐵五局結合老撾實際情況,選取當?shù)氐挠夯ā⑿∪~龍船花等在所負責標段對路基兩側和隧道口邊坡進行綠化施工……“我們遵循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原則,努力讓中老鐵路成為美麗的生態(tài)廊道。”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副總經(jīng)理張新錦說。 “能為當?shù)孛癖娮鳇c實事很高興” 不僅有“高大上”的國際大項目,也有不少“小而美”的項目,接地氣、聚人心,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惠及更多人。 這兩天,在加蓬首都利伯維爾,一所“建在赤道上的學校”——加蓬利伯維爾綜合學校的竣工引來不少當?shù)厝藝^。 “我家附近的孩子們聽說我在這個項目上班,都追著我問什么時候能到新學校去上學。他們特地跑來看新學校,希望能早點到足球場上玩耍,去新教室里上課。”今年38歲的阿蘭是加蓬利伯維爾綜合學校項目上的屬地員工,談起參與這個項目建設,他直說“很自豪!” 加蓬地處非洲西海岸,根據(jù)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加蓬15歲以上人口中仍有超10萬名文盲。作為加蓬利伯維爾綜合學校項目承建單位之一,中建八局一公司負責對綜合學校項目的2個標段進行獨立施工,項目經(jīng)理賈生勇介紹,加蓬利伯維爾綜合學校共分5個校區(qū),包括學前教育、小學和中學,可以為超過5000人學習提供場所。“能為當?shù)孛癖娮鳇c實事很高興!作為民生工程,這所學校將能給當?shù)馗嗪⒆訋ソ逃南M!?/p> “以前我的孩子得到離家11公里外的學校上學,為了趕公交車每天都要早起,學校條件也不是很好。現(xiàn)在自己家門口建起這么大一所學校,教室、實驗室、足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孩子可以從幼兒園一直讀到高中。”新學校落成,有著4個孩子的阿蘭也有了新計劃:把已經(jīng)上學的3個孩子轉到這里上學,等最小的孩子到了學齡也會來這里上學。 一批項目完工的同時,也有不少項目在抓緊建設中。 雅萬高鐵全線土建工程完成量超過90%,已進入從建設向運維準備的轉換階段;塞爾維亞污水處理項目正式開工,包括塞爾維亞境內(nèi)77個地區(qū)65個城市污水排放管網(wǎng)及污水處理體系的改造及新建工作;匈塞鐵路項目匈牙利段和塞爾維亞諾維薩德—蘇博蒂察邊境段先后舉行奠基儀式和開工儀式…… 日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以視頻致辭方式出席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諾維薩德—蘇博蒂察邊境段開工儀式。寧吉喆在致辭中表示,中塞匈三方通過匈塞鐵路這一重大項目合作,進一步鞏固了三國兄弟般友誼,推動中塞、中匈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不斷發(fā)展。中方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這將為包括塞爾維亞、匈牙利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發(fā)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