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寧德11月21日電 (林盈)永春老醋、長泰醬油、臺南牛頭牌沙茶、新竹老鍋米粉……20日,2021年“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兩岸鄉村生活風物展在福建省屏南縣屏城鄉前汾溪村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百年老字號和地方特產齊亮相,喚起兩岸人民的鄉愁。 省政協副主席王光遠致辭(主辦方供圖)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民革福建省委員會等主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屏南縣人民政府等單位承辦。該研修營以兩岸鄉村生活風物為主角,搭建起一個展示平臺,旨在通過匯聚來自海峽兩岸百年老字號,用兩岸人民熟悉的美食“老味道”,喚起鄉愁,助力兩岸融合和鄉村振興。 “參展的臺灣鄉土風物是專門從臺灣搜羅郵寄過來的,每個百年老品牌背后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臺灣“見學館”團隊設計師詹竣杰作為代表在現場推介。他說,兩岸青年將想象和創造結合起來,在鄉村文創產業合作中實現更深度密切的融合。 “除了具有深耕文創的意義,也能因為群聚效應,帶動周邊旅游觀光的熱潮,為屏南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臺灣“見學館”創始人許俊雄表示,在兩岸鄉村生活風物展后,將征詢有意愿進行品牌再造的“老字號”企業,通過簽訂協議為其提供改造設計。改造項目由臺灣“見學館”團隊邀請臺灣青年人才組隊參與,中國美術學院的老師與學生也將共同參與設計。 不僅是臺灣團隊,在前汾溪村,由中國美術學院學生成立的“鄉野藝校”扎根鄉村,進行田野調研、鄉村活化、社區營造、美育研學、人才培育,發揮青年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中。 據悉,此次研修營聚合了中國美術學院、臺灣“見學館”、福建百年老店企業聯合會等團隊的力量,打造鄉村“美食+美育”模式,計劃在前汾溪村形成鄉村美學教育、觀光農業、兩岸美食的集聚地,讓前汾溪村富起來、美起來、活起來。 揭牌儀式(主辦方供圖) 活動當天,“中國美術學院鄉土學院·寧德”“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第四批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前汾溪村揭牌。 據了解,已舉辦3年的“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一直嘗試突破古建筑修復、保護的傳統路徑,尋找一條因產業興旺而帶來鄉村振興的創新道路。該研修營此前在福州市永泰縣長慶鎮、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南平市光澤縣司前鄉干坑林場等地均有實踐。 目前,在兩岸青年的共同合作下,該研修營已打造出“長慶嚴選”系列、三樓村婚慶文創產業鏈、“干坑1662”等品牌,提升當地農產品附加值,活化傳統鄉村,助推當地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