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1985年,鄧小平同志講道:“到下世紀中葉……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宣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有信心,更有力量。 《毛澤東在著作》郵票 《鄧小平南巡講話》郵票 而今天新時代的中國,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歷經百年奮斗和新中國革命、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特別是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并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履行減貧國際責任,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做世界減貧事業的有力推動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力量!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郵票 郵票作為“國家名片”,在方寸之間展示著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形象、風貌和精神。近年發行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扶貧日》紀念郵票,從不同的側面串聯起了一張山鄉巨變的畫卷:一間破舊茅草屋內,18戶村民聚在一起,他們有的眉頭緊鎖,有的沉著冷靜,在一張事先擬好的契約上按下紅手印——這是“改革春潮”主題郵票中展現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雕塑。40多年前,小崗村人憑著“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雕塑》郵票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雕塑》郵票 和實行大包干前的小崗村一樣,曾經的湖南省十八洞村“地無三尺平,多是斗笠丘”,吃飽穿暖近乎奢望。2013年,“精準扶貧”重要思想在此被首次提出。在繡花功夫般的精準扶貧政策下,十八洞村與千千萬萬的貧困鄉村一樣,找到了發展出路:精準發展特色產業,堅持因戶施策。而“擺脫貧困”主題郵票中的十八洞村,如今已經換了模樣。 《湖南省十八洞村》郵票 《湖南省十八洞村》郵票 擺脫貧困、走向振興的鄉村,該以怎樣的理念引領發展?“全面小康”主題郵票中浙江省安吉縣的“兩山理論”元素和福建寧德市赤溪村的“綠色生態” ,展現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福建工作時振興鄉村生態美,百姓富的偉大實踐,給出了“浙江答案”和“福建答案”。 《全面小康·浙江安吉 精準扶貧·福建寧德市赤溪村》郵票 《全面小康·浙江安吉 精準扶貧·福建寧德市赤溪村》郵票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任職期間,深入鄉村、實地調研、親自撰寫《擺脫貧困》一書,并親自命名福建對口扶貧寧夏閩寧鎮的重要舉措,也突顯了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需“久久為功”的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 《精準扶貧·寧夏永寧縣閩寧鎮》郵票 從大包干的小崗村,到精準扶貧的十八洞村、閩寧鎮,再到綠色發展的余村、赤溪村,幾枚小小郵票濃縮著中國的鄉村巨變,也昭示著一個百年大黨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百年風華砥礪奮進,千秋偉業歷史見證。2018年10月17日我國的第3個扶貧日增發的《扶貧日》郵票是對中國擺脫了千年貧困,為世界減貧事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最好的詮釋。 《扶貧日》郵票 日前,中央電視臺作題為《擺脫貧困:中國書寫人類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專題報道。我們則以郵票這一“國家名片”,見證歷史,展示畫卷,弘揚精神。讓我們攜起手來,繼續譜寫中國減貧事業對世界人類發展史偉大貢獻和精彩華章吧!正所謂: 郵票方寸天地間, 乾坤斗轉氣萬千。 擺脫貧困耀寰宇, 全面小康換新顏! 作者: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 劉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