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合影 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王文青)10月27日,第二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系列活動之“科技興茶 助力鄉村振興”交流會在武夷山成功舉辦。 活動現場 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劉宏偉,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家特色專業茶學帶頭人、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楊江帆,省委宣傳部、省僑聯、武夷山市委宣傳部、武夷山市僑聯等有關部門同志,以及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茶企代表等出席活動。 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劉宏偉講話 劉宏偉表示,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武夷山考察,為當地茶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茶產業作為武夷山重要產業之一,也是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他表示,為更好地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以茶科技為抓手,強化“三茶”統籌發展,希望各有關單位可以深入挖掘福建茶的歷史文化底蘊,突出福建特色和年輕群體視角,加大科技創新技術運用,讓“福茶”活起來,以此提升福建茶品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美譽度。他指出,要充分發揮福建僑力、僑智優勢,在海外設立中國“福茶”館,助力福建茶品牌推廣到更多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家特色專業茶學帶頭人、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楊江帆講話 楊江帆表示,在鄉村振興事業發展中,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認為,茶產業是核心,茶文化是保障,茶科技是動力,要充分發揮我省茶葉的獨特資源優勢,以茶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以茶產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以茶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福建省委宣傳部對外聯絡處副處長李靜修致辭 省委宣傳部對外聯絡處副處長李靜修表示,茶科技可以提升種植、加工等各環節效率,為推動茶農增產增收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他希望,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通過各位“科特派”和茶葉專家,為當地茶產業把脈,同時,也積極向海內外傳播福建省在“三茶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促進中外茶文化交流互鑒。 南平市科技特派員劉國英作主題分享 南平市科技特派員劉國英結合自身科技特派員的工作經歷和在茶科技創新領域的經驗進行分享,為與會來賓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指導。他表示,科特派制度在福建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現已不斷完善,甚至在全國范圍推廣。這一制度很好地打通了茶農與科技的“最后一公里”,把新設備、新技術落實到每家每戶。隨著制茶設備、新品種研發、技術創新的發展,茶科技進步的具體表現已深入茶產業生產、制作的每個環節,加快了鄉村振興的發展進程。 福建日報社東南網海外部主任王艷玲主持 “我媽媽非常喜歡中國茶、功夫茶,也喜歡中國茶文化,希望有機會帶她到福建來品嘗?!眮碜悦绹陌鹂āた肆_德菲爾德(Erika Clodfelder)是福州西湖國際學校的教師,她表示,武夷山深厚的茶文化、科特派對茶農的幫助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將記錄此行見聞,讓武夷茶的故事為海外更多人所知。 愛德華·麥肯納(Eddy McKenna)來自愛爾蘭,是福州西湖國際學校幼兒園及小學部的校長。他表示,有位中國茶商在他老家開了一家茶店,生意非常好,店里不僅賣茶,店員還會教大家怎么喝茶,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就是中國茶文化的魅力所在。通過此次武夷山之旅,他也親自體驗了中國的茶文化,他迫不及待地介紹給遠在重洋的親朋好友。 現場嘉賓交流發言 活動中,與會茶企、村干部等紛紛發言,暢談了各自地區茶產業現狀,對當地茶葉生產、制作、包裝、推廣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現場合影 第二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將于11月底在福州舉辦,在日本東京設分會場。活動以“海絲越千年 福茶譜新篇”為主題,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活動得到了福建省政協農業農村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茶葉學會等單位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