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5日訊(本網記者 王艷玲 文/圖)群賢畢至,政通人和。4月24日下午,以“文化引領 科技賦能”為主題的中國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對話在千年古縣、白茶之鄉福建政和縣中國白茶城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專家、學者共聚政和,共商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計。 活動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政和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福建省科協副主席、國家特色專業(茶學)帶頭人楊江帆,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政和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縣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王延忠,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梅宇,浙江大學教授屠幼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易開剛,福建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蘇峰,中國白茶城董事長朱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院長尹祎、院黨委副書記楊秀芳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士康等嘉賓,福建當地茶葉協會、學會、院校、企業代表、政和職能部門領導以及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等共200余人出席活動。 福建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講話 黃愛華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政和白茶產業發展狀況。她指出,白茶產業是政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借此次活動契機,國內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專家學者齊聚政和,相信將積極推動政和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院長尹祎主持主旨發言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孫忠煥作題為《凝心聚力 繼續做好茶的文章》的專題報告 福建省科協副主席、國家特色專業(茶學)帶頭人楊江帆作題為《打造中國白茶產業發展之星——政和白茶產業優勢與發展路徑探尋》的專題報告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研究員楊秀芳作題為《科技賦能縣域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易開剛作題為《茶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報告 尹祎主持主旨發言環節。孫忠煥、楊江帆、楊秀芳、易開剛分別作題為《凝心聚力 繼續做好茶的文章》《打造中國白茶產業發展之星——政和白茶產業優勢與發展路徑探尋》《科技賦能縣域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茶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報告,詮釋了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茶旅融合等方面內容,解讀了政和白茶的品質特征以及立足品種與生態優勢、政和差異化優勢、中國白茶城獨特優勢、綜合后發優勢等方面打造政和白茶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并以生動鮮活的三產融合成功案例,為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 高峰對話現場 張士康主持高峰對話。陳紹軍分享了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在促進兩岸茶文化繁榮和茶產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以及政和白茶的文化基因表達;朱祥分享了中農批作為供銷總社直屬單位在服務“三農”、搞活農產品流通領域中的戰略定位和作用,以及助力茶產業的下一步計劃;蘇峰解讀了福建茶產業政策、導向以及白茶產區的分布與優勢;屠幼英科普了茶葉功能成分與白茶健康功效,同時對深加工產品進行了呈現;王延忠介紹了政和白茶產業規劃以及政策引導方向;梅宇分享了我國白茶產業產銷概況及發展形勢。高峰對話活動為政和白茶茶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徑,對中國白茶產業發展提出了新建議、新期待。 楊江帆帶領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葉乃興、博士岳川,浙江大學教授屠幼英、何普明,武夷學院教授洪永聰、高級農藝師張見明等科技特派員33人組建了中國白茶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并與中國白茶城共同打造了中國白茶科技特派員服務平臺,旨在為中國白茶產業發展提供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生態栽培與茶葉品質安全、加工工藝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產業經濟與文化創意等全方位的科技支撐。 本次高峰對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舉措之一。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在新時代、新階段茶產業發展形勢下,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將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有效統籌起來,將茶文章做好、做精、做優,助推中國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 活動現場 現場合影 現場合影(左6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楊江帆、左5浙江大學教授屠幼英) 現場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