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7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近日,海西三明國際陸地港內,一輛裝滿木制品的集裝箱卡車正在通過陸地港智能卡口,三明海關查驗關員認真核對箱號和車輛信息后,由卡車司機對集裝箱進行關鎖施封,然后經過系統數據核對后自動抬桿放行,前后用時不到1分鐘。該集裝箱卡車駛離三明陸地港后將前往福州江陰港,在那里完成轉關自動核銷后即可直接裝船出運馬來西亞,這是三明陸地港采用出口轉關直通新通關模式驗放的首票貨物。 據介紹,按照新的通關模式,出口貨物運抵三明陸地港后,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向三明海關完成申報,貨物經海關關員查驗、轉關自動審核、智能卡口放行、口岸海關轉關自動核銷等手續,即可在口岸海關裝船出口。企業在屬地海關一次性辦理所有通關手續,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大縮減了通關時長,真正讓三明陸地港成為家門口的“出海港”。一位木制品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從三明陸地港至福州口岸,不用安排或委托人員到福州口岸辦理通關手續。采用新通關模式每票可節約3-4小時通關時長,每個集裝箱可減少物流成本及人工成本約300-500元,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 福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開通福州關區出口轉關直通新業務是三明海關貫徹新一輪署省合作備忘錄的具體舉措,也是三明海關探索科技強關,構建內陸海關通關監管新格局的有益嘗試。為打造新通關模式,三明海關充分結合陸地港業務特點,提出陸地港智慧通關工作思路,指導陸地港業主開展智能卡口硬件改造。下一步,三明海關將繼續推出更多創新舉措,爭取為支持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再添新動力、再辟新路徑、再謀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