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清晨,記者在霞浦縣松山街道塔下村田間采訪時,一只長相十分好看驚艷的鳥兒闖入鏡頭,長長的嘴巴讓記者誤以為是啄木鳥,在田間勞作的老農看后都說從未見過。不過,經上網比對和上傳照片給當地鳥類專業人士辨別后,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戴勝鳥。 戴勝鳥自古以來就成為了宗教和傳說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國,戴勝鳥象征著祥和、美滿、快樂。戴勝鳥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做窩。性活潑,喜開闊潮濕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后松懈下來。每年5、6月份繁殖,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里營巢產卵,有時也建窩在巖石縫隙、堤岸洼坑、斷墻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7-9枚。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和北非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布,但因繁殖能力太弱,所以被列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戴勝鳥是以色列國鳥。(閩東日報通訊員 鄭培鑾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