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lián)碛需惨咕?/span>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文 陳暖/攝 如果福州有“最別致風(fēng)景”排行榜,作為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理應(yīng)上榜。今年春節(jié)期間,“明艷”金山寺吸引了尤勝于往年同期的游客潮。 歷史中,金山寺哪些勝景最吸引游人與香客?2021年,金山寺會發(fā)生新變化嗎?近日,記者尋訪了新春中的金山寺。 金山寺的寺匾,是趙樸初所題。 傳說中的“浮塘金印” 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烏龍江上的金山寺,始建于宋朝紹興年間(1130-1162年)。 與鎮(zhèn)江金山寺相較,福州金山寺給人精巧玲瓏之感,其四周環(huán)水,若水繞寺轉(zhuǎn),寺隨江浮?!逗樘林尽沸稳菟埃航鹕浇拇F?,形象印浮水面,似江南鎮(zhèn)江,故曰小金山?!?/p> 這座小寺還簇?fù)碇蛔∷h(yuǎn)望寺與塔,猶如一方帶柄的金印。因而在許多文人騷客的文章中,金山寺也被稱為“浮塘金印”。據(jù)記載,在江心石山上,其實是先有塔后有寺。寺中那座七層實心塔,為五代時期所建。這座古樸石塔最早是行船的航標(biāo)。 傳說金山寺建于大黿(yuán,鱉類中最大的一種)之背,潮落黿則下潛,潮起黿則上浮。因此即使是洪水泛濫,古寺也會在大黿的守護之下安然無恙。但現(xiàn)實中,金山寺曾多次被洪水損毀“,浮塘金印”只是美好的愿景。 金山寺的寺匾,是趙樸初所題。 傳說中的“浮塘金印” 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烏龍江上的金山寺,始建于宋朝紹興年間(1130-1162年)。 與鎮(zhèn)江金山寺相較,福州金山寺給人精巧玲瓏之感,其四周環(huán)水,若水繞寺轉(zhuǎn),寺隨江浮。《洪塘志》形容它“:金山江心矗起,形象印浮水面,似江南鎮(zhèn)江,故曰小金山?!?/p> 這座小寺還簇?fù)碇蛔∷?,遠(yuǎn)望寺與塔,猶如一方帶柄的金印。因而在許多文人騷客的文章中,金山寺也被稱為“浮塘金印”。據(jù)記載,在江心石山上,其實是先有塔后有寺。寺中那座七層實心塔,為五代時期所建。這座古樸石塔最早是行船的航標(biāo)。 傳說金山寺建于大黿(yuán,鱉類中最大的一種)之背,潮落黿則下潛,潮起黿則上浮。因此即使是洪水泛濫,古寺也會在大黿的守護之下安然無恙。但現(xiàn)實中,金山寺曾多次被洪水損毀“,浮塘金印”只是美好的愿景。 寺中的七層實心塔。 歌謠里的洪塘渡口 “月光光,照洪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撐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此去何時返?”人們要登上江中金山寺,須經(jīng)由一個小渡口。今榕蔭下與金山寺隔著盈盈一水的古渡口,應(yīng)是這首福州人傳唱千年的童謠的起點。古時洪塘人用竹排代替渡船,以竹代馬,故稱“騎竹馬”。月光之下、水面之上,擺渡人的身影因歌謠而定格千年。 有史記載,這首《月光光》為福建觀察使常袞所作,完成于唐建中元年(780年)。這位西安人是唐代著名的狀元宰相,他在閩期間十分重視教育,寫下《月光光》作為蒙學(xué)傳授幼童?,F(xiàn)在寺與渡口之間,來去的依然是船只。記者探訪金山寺時,乘船往返金山寺的游人頗多。雖僅有一艘擺渡船,但短短數(shù)十米的距離,站在渡口稍候片刻便可上船。有些游人貪戀水上擺渡的風(fēng)光,還特地往來多坐了幾趟。 許愿帶密密匝匝,宛如給樹穿上大紅袍。 香火繚繞中的儒釋道 進入金山寺,是自然風(fēng)光之外的另一種人文風(fēng)景。寺雖小巧,卻敬奉著儒釋道三教的香火。媽祖、西方三圣、伽藍菩薩、三一教主毗鄰而處,各自香火鼎盛。信眾執(zhí)五炷香,就可“一站式”地于這玲瓏小寺中感受兼容并蓄的多樣信俗。 金山寺管理人員說,有許多人專程到金山寺尋訪寺的右?guī)?。右?guī)麨椤敖杞枋摇保鄠魇敲鞒瘜W(xué)者林龍江的居室,他曾于此著書立說。 林龍江,本名林兆恩。明嘉靖年間,倭寇騷擾閩浙沿海,林兆恩呈《防倭管見》于官府,并傾家賑濟難民。1546年,林兆恩鄉(xiāng)試不第,遂摒棄科舉功名,致力于身心性命之學(xué)。久之,心有所悟,認(rèn)為儒、道、釋“其教雖三,其道則一”,于是創(chuàng)立“三教合一”學(xué)說。倭患之后,林兆恩羨慕金山寺勝景,寓居寺內(nèi)著書,并建造“普渡”。因他“普渡”用的器具都是向周邊居民借來的,所居之所就被命名為“借借室”。這里還有一副對聯(lián),相傳也為林兆恩所寫“:山川寄跡原非我,天地為廬亦借人”。 楹聯(lián)匾額后的名人身影 文化游也是金山寺吸引人的一大主題。 與右?guī)鄬Φ淖髱麨椤扳S”,據(jù)說曾是眾多洪塘文人仕子的讀書處,如明嘉靖年間的七省經(jīng)略張經(jīng)、明萬歷二十年的狀元翁正春等,他們或在此讀過書,或題過詩,留下過墨寶。文有不少。其中元代王翰的一首詩,頗能道出它的天然之處“:勝地標(biāo)孤塔,遙津集百艙。岸回孤嶼火,風(fēng)渡隔村煙;樹色迷芳渚,漁歌起暮天??统顭o處寫,相對未成眠?!?/p> 朱熹曾到金山寺講學(xué),因此金山寺建有“朱子樓”予以供奉。他為金山寺寫過一副楹聯(lián)“:日夜長浮,不用千篙爭上水;乾坤屹立,獨能一柱砥中流?!?/p> 末代皇帝溥儀的師傅陳寶琛,也曾在游覽金山寺時揮筆題寫“禪棲”二字,感慨金山寺出離紅塵的意境。 在媽祖殿后壁,有個“是最勝處”的匾額,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民國二十四年題寫?,F(xiàn)在金山寺的寺匾是中國現(xiàn)代社會活動家趙樸初所題,觀音閣的匾額“大慈樓”是中國著名書畫家劉海粟88歲時的封筆之作。 近20年來,金山寺的每一點修繕變化,均引發(fā)市民關(guān)注。新一年金山寺會不會有新變化?現(xiàn)在的“明艷”金山寺是否已是它最美的模樣?歡迎到晚報文藝副刊公眾號“悅號”留言,聊聊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