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縣鸞鳳鄉油溪村燈舞隊表演茶燈舞。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東南網3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影報道)在光澤縣鸞鳳鄉油溪村承安古廊橋上,村民身穿民俗服裝舞動花燈,口唱戲曲,熱鬧異常。近日,記者在油溪村看到了該村燈舞隊表演的茶燈舞。 油溪村保留著流傳千百年的采茶燈、馬仔燈等特色燈舞表演,有“燈舞之鄉”的美稱,吸引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 茶燈舞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歌舞表演,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表演時,演員們分好角色,通過唱、舞、道白等方式將一年四季茶農勞動情景再現。油溪村的燈舞表演形式有自己獨有的特色,獨唱、對唱、合唱采用贛劇曲調和采茶調等,甜美動聽、歡快優美,穿插念白混用江西話、本地方言及普通話,風趣幽默。道具有裝飾花草彩紙的茶籃燈和利用絹布制成的馬仔燈,內裝蠟燭,白天晚上都能演。 今年65歲的油溪民間茶燈舞傳承人傅慶高出身燈舞世家,父親傅山東是民國年間光澤和閩贛交界一帶出名的民間燈舞藝人。2009年,傅慶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招收了村里喜歡燈舞的18名婦女,成立了油溪村燈舞隊,每晚利用工余時間在村老年活動中心義務教授馬仔燈、茶燈等燈舞,陸續將《打花鼓》《十二月采茶歌》《十繡》《姐妹觀燈》等10多個燈舞曲目系統地進行傳授。據悉,油溪民間燈舞已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油溪村依托古廊橋、民間燈舞等獨特的旅游資源,大力完善鄉村旅游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油溪燈舞隊經常性地在景區為游客表演燈舞節目,傳承和弘揚油溪燈舞,讓油溪村這昔日燈舞之村重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