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關工作人員對猛犸象牙化石進行保護性包扎。福州海關供圖 東南網1月25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記者從福州海關獲悉,福州海關與福建省自然資源廳近日舉行古生物化石移交儀式,67件海關罰沒的猛犸牙化石被正式移交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這是福建省內辦案單位20年來向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的最大批次罰沒化石,充分彰顯了福州海關和福建省自然資源廳在共同打擊古生物化石走私、保護古生物化石安全方面加強協作的決心。 據了解,猛犸象牙是猛犸象的門牙,俗稱古象牙,又叫萬年象牙。猛犸象牙化石屬于古生物化石,按照國務院2010年頒布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屬于“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四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保護范圍。此次移交的猛犸象牙化石是福州海關所屬莆田海關2019年10月罰沒的,系莆田海關緝私分局立案偵辦,包括保存較完整的實體化石66根,片狀化石一袋,合計重量1.13噸,將由福建省國土資源檔案館收藏,得到更為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據莆田海關負責人介紹,古生物化石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海關將查獲的此類制品移交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管理,用于展覽和科研工作,不僅防止珍貴的化石資源非法流失,也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眾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意識。 海關同時提醒,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規定,運送、郵寄、攜帶古生物化石出境的,應當如實向海關申報,并向海關提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出境批準文件;對有理由懷疑屬于古生物化石的物品出境的,海關可以要求有關單位或個人向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出境口岸所在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是否屬于古生物化石的證明文件;單位或個人未取得批準運送、郵寄、攜帶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境內單位或個人從境外取得的古生物化石進境的,應當向海關申報,按照海關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進境手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