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安市城市管理局英都中隊聯合侖蒼中隊開展“滴灑漏”專項整治,在英都閥門基地周邊設卡檢查渣土運輸車輛。 1月1日,泉州市首部城市管理方面的綜合性法規《泉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對渣土車上路的行為作出明確規定。18日,一部渣土車因為“滴灑漏”被罰款1000元,這是《條例》實施后,城管部門對渣土車“滴灑漏”行為開出的首張罰單。 “滴灑漏”被罰1000元 18日,泉州臺商投資區城管部門在張坂鎮海侖路珠山路段,查處一部“滴灑漏”的渣土車(車牌號為閩C89926),城管部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改正、罰款人民幣1000元的行政處罰。 據介紹,1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規定,運輸渣土、砂石、土方、垃圾、灰漿、煤炭等散裝、流體物料的車輛應當采取密閉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遺撒造成揚塵污染,并按照規定路線行駛。發生遺撒的,運輸者應當及時清除。 “這是《條例》實施后,城管部門對渣土車‘滴灑漏’行為進行的首起處罰。”市渣土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渣土車“滴灑漏”不僅會影響路面衛生,還帶來安全隱患,應按規定進行處理,如果未遮蓋或半遮蓋,也要給予查處。 電子抓拍違法渣土車 目前,在全市188家渣土車運輸源頭單位中,安裝稱重設備的有123家,安裝電子抓拍系統的有182家。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利用這些電子抓拍系統抓拍渣土車違法行為。 “我們抓住渣土運輸裝載源頭這一關鍵,前移關口防控。”該負責人介紹說,礦山、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砂石料場、在建工地等渣土運輸裝載源頭的行業主管部門督促業主單位安裝使用稱重設備和車輛視頻抓拍系統,接入全市工程運輸車輛安全管控平臺,建立并落實貨運車輛裝載、計量、放行、責任追究等制度,杜絕非法改裝、“兩非”渣土車入場作業、超載超限等違法違規行為。 據介紹,各地渣土辦還將礦山、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砂石料場、在建工地等渣土裝載源頭單位周邊道路列為重點整治區域,每月牽頭組織不少于2次的聯合統一行動,嚴查超速、超載超限、闖紅燈、非法改裝、“兩非”渣土車等違法違規行為,并抄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記者王金植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