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5日,省兒童醫院內,上海專家李奮在坐診。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攝 東南網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上海醫學專家與福建患者的距離,因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落地,一下拉近了。 去年10月,首批10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在廈門授牌,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復旦華山福建醫院名列其中。這兩家醫院分別由我省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共建,前者位于廈門市區,后者位于福州濱海新城。 同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醫院落戶泉州晉江;去年12月,福建省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福建中心)揭牌開診。閩滬共建的這兩家醫院,目標是成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區域兒童醫療中心。 家門口的“上海醫院”是什么樣的?它能給福建患者帶來什么? 為疑難重癥而來 4個月大的涵涵患有先天性氣管狹窄合并氣管橋和先天性心臟病,出生以來一直難以脫離呼吸機。 1月5日,涵涵在福建省兒童醫院接受了一臺極具挑戰的氣管狹窄手術。全國目前能開展這種手術的醫院不上10家,大都分布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省市。當天為涵涵實施手術的,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派出的一支專家團隊。 上海專家組隊為涵涵而來,是因為福建省兒童醫院是我省與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合作共建的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福建患兒可以通過該中心的“綠色通道”,在省內得到上海專家的治療。 少了舟車勞頓、省了交通住宿費用,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專家院士親自診斷甚至做手術,疑難重癥不出省也能治好。這樣的例子,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里越來越多。 去年10月,患者張先生腹痛查出8cm肝臟腫瘤,腫瘤疑似破裂出血。由于手術難度大,首診醫院在實施介入手術止血后,建議他前往大醫院手術根除。 就在張先生一家人準備動身去上海求醫時,張先生得知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同質化”管理,有百余名上海專家常駐,且國際知名肝外科專家樊嘉院士每周四都會開設遠程視頻門診,于是,他果斷趕去廈門。 通過遠程視頻門診,樊嘉院士詳細了解張先生的病史,并為其量身定制了手術方案。去年10月21日,樊嘉院士帶領團隊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為張先生成功手術,完整切除巨大肝腫瘤。 數據顯示,運營3年來,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的患者群體已覆蓋福建全省,其中40%的患者來源于廈門市外,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這家醫院不僅有常駐的上海專家,涵蓋肝外科、心內科、心外科等多個學科領域的12個名醫工作室也都高效運轉,且常態化開設近30個名醫遠程門診。在已開設的42個臨床醫技科室中,三四級高難手術占比超65%,心內科、心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個優勢學科高難手術占比超90%。 為精準“補短板”而來 無論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還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都是大名鼎鼎的“國家隊”。這些“國家隊”與我省共建后,能提升我省醫療技術水平。 比如對涵涵成功實施的氣管狹窄手術,實現首例小兒心胸外科領域的國家中心與區域中心間的技術平移,填補了我省此項技術的空白。“很快會有更多的省內技術空白被填補,因為我們每一個主任都有絕活?!笔和t院執行院長洪莉在接受采訪時說。 在廈門街頭接受隨機采訪的市民當中,很多人表示知道復旦中山廈門醫院,不少人還說:“得了大病會先來這里找上海專家?!币灿幸酝疾ㄉ虾?床〉幕颊呷缃裨趶偷┲猩綇B門醫院就診,他們向記者由衷感慨:“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和之前一樣的上海診療服務,真的方便多了。” 開業至今,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已有50多項創新技術填補廈門乃至福建醫療領域空白。該院12個名醫工作室成立2年多,專家在廈看門診近11萬人次,開展手術治療超9500人次,規范完成了諸多外院轉來的肝癌、腎癌、胃腸腫瘤及血管病等專科疑難重癥病例的手術和治療。 專家們緊盯福建疾病譜,為福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診療方案。比如,福建消化性疾病患者較多,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建立了“大國工匠”周平紅名醫工作室;廈門血管外科醫療水平相較薄弱,該院就成立了符偉國名醫工作室。 在省兒童醫院,心臟、血液、外科、重癥、兒保五大學科將成為該院開診后率先打造的重點學科。這些學科不僅是福建亟須的幾大學科,也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頂尖??啤?/p> 省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陳魯閩在接受采訪時,亮出該院其中一位學術主任、呼吸科主任醫師張皓的周工作計劃表:1月20日抵榕,21日上午門診、中午進行科室疑難病例討論,22日上午進行教學查房、晚上科室內英文授課,23—24日進行兩天學科調研,25日上午門診、中午舉行肺功能講座,26日上午進行教學查房、中午返滬。 “這絕對不是蜻蜓點水,而是針對省內尤其是我們醫院目前的學科短板進行有計劃的‘補課’?!标愻旈}說。他還舉例說,該院血液/腫瘤科的學術主任沈樹紅才結束義診周返回上海,這兩天又為了新轉入該院的兩位白血病患兒趕來,帶著科室里醫生們為兩個孩子制定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