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馬尼拉12月16日電 題:馬尼拉,一場新冠疫情下華文教育發展視頻座談會 中新網記者 關向東 “華教興則華社興,華教強則華社強。希望大家為菲律賓經濟社會發展、中菲友好事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當地時間12月15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參加使館與菲律賓華教中心(簡稱華教中心)聯合主辦的疫情下華教發展視頻座談會表示,眼前的困境只是暫時的,華文教育作為“朝陽產業”,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當天,來自全菲101所華文學校149位領導,提前約一個小時出現在視頻會議室里。不少年邁的華校領導首次與中國駐菲大使共同參加視頻會議,經歷了艱難的疫情,既對菲律賓華文教育未來發展有話要說,又對視頻會議系統有些陌生,興奮又緊張。華教中心負責同事,耐心逐一調試與每一個參會者的連接。幾位出生在菲律賓的華校領導看著自己的中文名顯示在屏幕上,頗有些激動。 黃溪連大使表示,新冠疫情逆境中的廣大菲律賓華校既沒有驚惶失措,也沒有坐以待援,而是在華教中心的堅強帶領下積極想辦法、謀出路,迎難而上、自立自強。全菲160所華校中,140多所實現了線上授課。這對于菲律賓華校學生家庭的穩定,乃至整個華社的秩序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菲律賓華教中心黃端銘主任介紹了一組調研數據,疫情下70.56%的華校因疫情生源減少,52.38%的華校因網絡問題或者缺少電腦等設備無法進行網課,48.05%華校消減了華文網課課時,38.96%華校缺少華語師資。 為了幫助菲全國華校開設華語網課,華教中心推出了兩套解決方案。一是組織開發了《菲律賓華語課本》1-12冊的網絡教學版,并對有足夠教師的華校種子教師進行培訓。二是開展“科教合作”“校企合作”,開發《菲律賓華語課本》學習平臺,服務于沒有足夠華語教師、地處網絡資源匱乏地區的華校。華教中心還舉辦了六期分別面向管理人員和華語教師的研習班和培訓班,分享華語網課相關知識和技能,探討新時代菲律賓華文教育應該如何轉型。 疫情下祖籍國與華校之間的互動仍然是熱絡的。菲律賓華教工作者積極參與中國各級僑辦、大專院校,以及各國華教組織、華校攜手推出的一系列海外華語教師培訓活動;菲律賓華校學生也先后有組織地參加了八期網上夏令營和各類學生競賽活動。 座談會上,來自全菲7所華校的領導,分享了疫情下堅守的甘苦,希望祖籍國在在線課程、經費、網絡技術培訓、電腦設備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實際的支持。 履新剛剛50多天的中國駐菲使館參贊兼總領事王悅感慨,菲律賓華教人的樂觀積極、堅守責任、勇于變革,讓他想起了一首歌《陽光總在風雨后》。 中國駐宿務賈力總領事、駐達沃黎林總領事、駐拉瓦格周游斌領事館長出席了座談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