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日前勝利召開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多位中國駐外大使在駐在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向世界宣介中國“新征程”發展藍圖。 中國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主流媒體《立陶宛晨報》發表題為《中立是創新、綠色、開放發展的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國提出了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構想,不僅直接關系中國的未來,而且也將影響世界的發展。面向未來,中立兩國的發展理念有不少相通之處,新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也多有契合,創新、綠色、開放都是其中的關鍵詞。 中國駐布基納法索大使李健在布《真理報》發表署名文章《道路引領成就,制度創造奇跡》。文章指出,中國奇跡或許不可復制,但中國經驗可以借鑒。這次全會召開和《建議》出臺既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也向全世界釋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發展強音。 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在印度媒體《印度寫作網》發表署名文章《新起點,新征程》。文章指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文章強調,中印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面臨相似的發展任務和目標,當前都致力于抗擊疫情、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我們要登高望遠、相向而行,凝聚共識、攜手發展,加強在抗疫、經濟復蘇、多邊主義、全球治理等領域合作,讓兩國27億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駐喀麥隆大使王英武在喀麥隆主流媒體《論壇報》發表署名文章《中國藍圖描繪美好明天》。文章指出,《建議》描繪了中國未來發展藍圖,明確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對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高舉和平發展旗幟推動人類共同進步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強調,在建設國家的道路上,中方愿與喀方攜手同行,不斷增強政治互信,對接發展戰略,共享發展機遇,以共建“一帶一路”和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契機,推動各領域友好合作邁上新臺階。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艷琪在尼泊爾主流媒體《新興尼泊爾報》(英文)、《廓爾喀日報》(尼文)發表署名文章《擘畫藍圖指航向,揚帆踏浪啟新程》。文章指出,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體現為三個“新”特點: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將為中尼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中國駐格魯吉亞大使李巖在格經濟中心、時代通訊、格中傳媒、經濟信息等主流網站同步發表題為《開啟發展新征程,把握合作新機遇》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藍圖,為世界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中國方案”。近年來,中格關系始終保持穩定健康發展,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蓬勃開展,兩國人民從中獲得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緬甸主流媒體《環球新光報》(英文)、《鏡報》(緬文)同時發表題為《中國新發展和中緬關系新時代》的署名文章。文章稱,在新發展格局的引領下,中國將進一步向緬甸開放市場,與緬甸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為緬甸對華出口提供新動能。下一步,中緬兩國將繼續深化抗疫合作,繼續發揚守望相助的胞波精神,與此同時,加強“十四五”規劃同緬甸發展戰略對接,以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為主線,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讓兩國民眾早受益、多受益。 中國駐西班牙大使吳海濤在西主流媒體《理性報》發表題為《展望中國發展 攜手合作前行》的署名文章。文章稱,中國的擴大開放將為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機遇;中國加強創新將為各國提供更大的合作機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將為各國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西班牙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伙伴,在共同抗擊疫情過程中,兩國傳統友誼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加強。兩國關系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 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郭少春在津第一大報《先驅報》發表題為《中津合作再迎新機遇》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建議》對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作出戰略部署。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愿與津巴布韋繼續深化雙邊合作,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論壇平臺,釋放農業、制造業、創新和數字經濟領域更大潛力,拓展環保、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新興領域合作,相信兩國傳統友誼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