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南加大(USC)華裔畢業生張良琳鑒于與克服心魔的痛苦經歷,在社群平臺上創立“亞裔精神健康項目”(Asian Mental Health Project)后援組織,為有需求的群體提供關懷協助,尤其在疫情期,幫助許多人打開了心房。 張良琳父母來自中國臺灣及中國大陸,是移民第一代,生長環境及思想較傳統。在這種較傳統的華人教育方式下成長,張良琳不曾與父母談論自己的精神狀況,主因是不知如何說出心理問題。再加上學校心理輔導資源少,從而導致患上抑郁癥。 當時,張良琳時常焦慮,沒有安全感,不放心說出自己的真正感受,封閉自己。最嚴重時,每到夜晚來臨,恐慌癥一觸即發,情緒波動大,“一下子哭一下子笑”,停不下來,無法控制情緒。她描述當時的心情說,恐慌癥每每發作,只會感到“麻痹”及“害怕”,頓時情緒抽離,對于回到現實又感到很害怕。 之后在友人鼓勵,配合物理治療師的藥物、心理咨商師的輔導、團體心理治療的協助,張良琳才慢慢康復。“這些資源對精神有問題的人來說是良藥”,張良琳因此在一年半前,與其他三位友人,在社群平臺創立了“亞裔精神健康項目”,通過專家提供心靈雞湯,建立照應群體,相互加油打氣。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活動在線化,張良琳也邀請多位心理咨商師為講員,供免費服務,帶給患有心理疾病的亞裔心靈支持與協助。還邀請成功對抗心病的群體,在線分享經歷,希望大家得到更多關懷。在居家避疫時期,參與講座人數明顯比過去多,證明有越來越多亞裔需要類似協助。(謝雨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