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本網記者 廖晨星) 近日,走進南平工業園區的南紡高新材料產業園,年產1.2萬噸綠色智能高端醫衛防護新材料項目已順利投入試生產。“項目新增了兩條水刺線,采用水刺高效低位多級的生產工藝,產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福建福能南紡衛生材料有限公司水刺廠副廠長聶祖寶說。 福建福能南紡衛生材料有限公司水刺廠產能高效體現在采用高速鋪網機,從原來每分鐘鋪網100米左右,提升到每分鐘120米左右。 為有效發揮投資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市印發《南平市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今年將滾動組織實施100項以上總投資超300億元的重點技改項目,力爭帶動全年技改投資增長15%。 南紡高新材料產業園就爭取到其中的相關項目。該產業園以生產水刺無紡布為主,特別是水刺衛材、針刺無紡布、高溫環保過濾材料等產品,其技術水平代表了國際無紡布生產技術的最先進水平。聶祖寶表示,今年二期項目水刺生產線上馬以后,企業共擁有七條水刺線,年產能可以達到4萬噸以上。“目前我們生產訂單充足,與歐萊雅、維達、恒安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保持良好合作。” 技術改造不但使老國企重現生機,也讓南平不少新企業增產增效。福建武夷九峰節能建材有限公司通過技術革新,改進混凝土磚塊生產工藝,做到了生產線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原來我們一線員工在80人左右,現在僅需要20多人,減少了三分之二,生產耗能也隨之減少了20%。”公司董事長張孟年算了一筆賬,企業去年產值近5000萬元,技術革新后,產能可以翻一番,達到一億元。 “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吸引了投資者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關注,增強了各類金融機構對全市工業企業發展的信心,引導社會資本不斷向實體經濟聚集。”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南平市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中,鼓勵對年度技改設備投資額500萬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按照年度設備投資額的5%給予補助;對年度智能化改造關鍵設備投資額達100萬元的制造業項目,按照年度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同時對列入工信部和福建省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等綠色制造體系名單的示范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