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莆炎高速福州段通車,從福州市區駕車前往嵩口鎮可縮短半小時以上;嵩口鎮月洲村入選全國第二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公示名單,再添金字招牌……盛夏時節,永泰縣嵩口鎮接到一個個好消息,也迎來一撥撥避暑客流。“‘五一’之后,游客人數就已擺脫疫情影響,恢復到正常水平了。”嵩口鎮黨委副書記吳宇堅說。 為推動旅游產業復蘇,福州市將生態優良的鄉村游作為重要突破口,通過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文旅融合等“組合拳”,讓鄉村游成為旅游產業復蘇“排頭兵”。 政策支持 鄉村游客回流 眼下,鄉村游成為不少游客的首選。 “鄉村里好山好水好空氣,滿足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所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將鄉村游作為推動旅游行業復蘇的突破口之一。”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翁國平說。 政策“指揮棒”,率先舞起來。在福州市出臺的《關于促進文旅消費的七條措施》中,對鄉村游重點“著墨”:推出踏青、溫泉養生、鄉村休閑等精品線路;扶持旅游民宿發展,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對旅行社組織福州本地游客參加鄉村旅游線路的,給予獎勵……針對自駕游游客,福州文旅部門還推出了《福州鄉村游首套自駕攻略口袋書》,將用餐、民宿、精品線路等信息充分整合,在加油站免費發放,為市民出游提供精準指南。 與此同時,從4月起,福州推出“上山下海游鄉村”旅游直通車,打造10條特色線路,將散客變成鄉村游“旅行團”,為美麗鄉村送來源源不斷的游客。 如今,每到周末,福州大姆山草場都會迎來一大批踏青、避暑、野餐的市民,其中不少人通過乘坐旅游直通車抵達。“從市區出發,直接前往大姆山草場、彌勒巖、龍江古橋、南澳海濱4處景點,免去了轉車的煩惱,大大提升了旅游品質。”導游張玉碧說。 截至6月底,旅游直通車在節假日和周末已發車60趟次。依照防疫要求,大巴按50%空座率接待游客,出發時每趟直通車都處于滿員狀態。 活動引流 鄉村人氣更旺 為加快鄉村游發展,福州通過舉辦一系列旅游活動,讓鄉村游迅速成為行業復蘇的“領跑者”。 筍絲滑魚湯、海鮮土冬粉、嵩口蛋燕……7月初,“福州鄉村50道必吃土菜”進入網絡投票階段,100道鄉村美味接受市民游客的打分,最終將有一半勝出,成為鄉村旅游的推薦菜。 這項帶著“香味”的評選,是2020福州美麗鄉村旅游季活動的一部分。4月26日起,福州啟動美麗鄉村旅游季活動,除了推薦菜評選,還有為月洲村、春光村、福湖村等首批“鄉村旅游精品示范點”授牌,發布“十大旅游主題”30條鄉村旅游線路等活動。 “發布的10個主題30條線路涵蓋了各縣(市)區的精品鄉村旅游點、特色旅游村,為游客畫出了鄉村游的精確地圖。”福州市旅游協會執行秘書長潘為人說。 鄉村旅游季活動,為福州鄉村游景點帶來了人氣。在福清市大姆山草場景點經營山味飯店的陳珠珍,從年初開始一直為飯店的生意發愁。隨著鄉村旅游季活動的啟動,游客紛至沓來,陳珠珍的眉頭漸漸舒展開,“游客多了,人氣旺了,生意終于能繼續了”。 眼下,福州各縣市區也紛紛推出各類鄉村游促進活動:閩侯縣舉辦“尋芳閩江濱,村游趣閩侯”活動、倉山區開展“世界有你·‘遺’見傾心”活動、永泰縣舉辦首屆福州(永泰)藍莓文化節……“以節會為平臺,借活動聚人氣,熱火朝天的鄉村旅游又回來了。”永泰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負責人說。 文旅融合 發展后勁更足 以政策增添動力、以活動吸引游客的同時,各鄉村游景點也結合自身文化特色發力。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擬入選名單,羅源縣霍口畬族鄉福湖村、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永泰縣梧桐鎮春光村榜上有名,福州市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記者發現,文旅融合發展是這三個村的突出特點。 走進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不僅桃花溪沿岸的風光讓人流連忘返,還有幾個新增的文化項目頗具魅力。其中,依托著名的永泰莊寨——寧遠莊打造的大中華古兵器博物館,很有代表性。 月洲村黨支部書記曾鞏榮介紹,變成博物館后,寧遠莊共收藏了刀槍劍戟等從石器時代到晚清民國時期的各種冷兵器2000余件,還有紅軍大刀等革命戰爭年代的冷兵器。“這些藏品歷經風霜,游客們看了大開眼界,也為青少年提供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曾鞏榮說。 而在羅源縣,畬族文化是該縣旅游產業的金字招牌。位于松山鎮的八井村、竹里村,抓住畬族文化民俗小鎮建設的契機,聯手打造畬族文化“客廳”:一方面展示畬族服飾、畬家拳、畬醫藥等非遺文化;另一方面舉辦節慶活動,將哭嫁、對歌等民俗變成旅游體驗活動,讓游客們零距離感受畬文化的韻味。 如今,福州多個鄉村游景點正加緊梳理文旅融合項目,積極挖掘鄉村文化遺產,為鄉村游發展增加后勁。“文化是鄉村游長期發展的動力。我們將引導全市鄉村游景點因地制宜、發揮特色,開發文旅融合創新產品,加快鄉村游發展步伐。”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