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廈門網紅魚店 直擊后廚衛生 執法人員在后廚檢查衛生 東南網7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陳博儒 韓嵩松)這幾年,各類“網紅”餐飲店頗受年輕人的喜愛,那么它們的食品安全是否也能經得起考驗呢? 昨日上午,廈門的“月月十五查餐廳”又出擊了,突擊檢查了廈門SM城市廣場兩家人氣頗旺的“魚”餐廳——太二酸菜魚和大豐收·漁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后廚衛生是否能讓市民放心。 太二酸菜魚 流程操作規范 但蔬菜切配時間沒標明 昨日上午10時,記者跟隨本期活動檢查組,來到太二酸菜魚。一進門,執法人員就查看了“食品安全監督信息公示欄”,經過仔細核對,該餐廳證照齊全,從業人員49人,都持有健康證,且都在有效期內。疫情期間,執法人員特意查看了體溫檢測登記表及消殺記錄,都比較完整。 執法人員接著重點檢查了餐廳粗加工區和冰箱。“酸菜什么時間切的?”“如何保存?”“油炸的油有沒有及時更換?”這些細節,執法人員按餐飲業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對食品管理制度落實等情況,一邊嚴謹查看,一邊不忘“刁鉆”提問。 總體情況看,餐廳后廚設施設備到位,場所干凈整潔,流程操作相對規范。所有原材料包括調料品,都能追溯到進貨臺賬。但“眼尖”的執法人員還是發現了不足:蔬菜切后,雖然貼了保鮮膜放進冷藏柜,但是切配的時間和使用的時間沒有標明。現場工作人員解釋是“當天切當天用完”。湖里區江頭市場監管所書記賀慧敏說,能不能真正做到當天用完,下一步我們會加強監管。 參與檢查的人大代表表示,現場也沒有看到明碼標價,都是掃碼點菜看價,如果老人不會掃碼怎么辦?所以還是要求做到現場明碼標價。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活動市人大常委會“一法一例”執法檢查組全程監督,被檢查餐廳及抽樣檢測食材,均由人大代表隨機抽取。 在這家餐廳,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現場抽取了酸菜和鱸魚,對亞硝酸鹽和獸藥殘留進行了快檢,結果顯示為合格。 大豐收·漁家 防疫比較到位 但后廚臺面不該放私人物品 隨后,檢查組來到大豐收·漁家餐廳,執法人員首先查看了體溫檢測登記統計和臺賬。從現場情況來看,該餐廳防疫這塊做得比較到位,進貨臺賬和憑證也都符合相關的食品安全規定。 但后廚存在一些問題,蔬菜清洗后,沒按照標識名稱歸位。儲存蔬菜時,只用紗布蓋,雖有一定的防蠅防蚊效果,但不能起到隔離防菌的作用,容易在儲藏過程中引發交叉感染,應該用保鮮膜覆蓋。此外,擱置蔬菜的臺面出現不該有的物品,像擦手的紙巾、水杯等。同時,也看到未拆開的紙箱也放置桌上,執法人員提醒工作人員應該放置倉庫。 在這家餐廳,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配合人大代表,現場抽取了魚片和大娃娃菜,對農殘和獸藥殘留進行了快檢,結果顯示為合格。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陳永茂昨日也全程參與了監督。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天總體印象還是不錯的,SM城市廣場的管理還是比較到位,能按我們相關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的保障。這次國家食品安全法進行執法檢查,也只是剛剛起步,作為人大委員,我們的職責就是監督政府及相關部門,特別是涉及到百姓的食品安全問題,是檢查的重點。以后,我們會把執法檢查的各項工作征求大家的意見,讓老百姓說話,把食品的各個環節都做好,才能讓老百姓放心。 本期恰逢“月月十五查餐廳”開展兩周年。市食安辦常務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饒滿華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該活動無論是知名度、關注度還是支持度都非常高。每次去哪里查,都是由網上廣大的消費者投票選出來的。檢查的過程中,媒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餐飲代表、市民代表等也都受邀全程參與,全程公開,所以這項活動最能夠體現社會共治的理念,我們會堅持做下去,希望大家更多地來關注食品工作,一起來共同守護我們的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