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頭海上義務救護隊隊員用繩子引導游客上岸 掌握潮汐規律 聽從勸導 在溺水事故當中,有不少是因為當事人未注意潮汐規律,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今年5月1日,3名云南游客來到月亮灣游玩,因不懂潮汐規律,被困礁石上,所幸救援隊員及時發現,將三人營救下來。 吳聰敏介紹,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有規律可循,15天輪回一次,第二天漲潮比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左右(48分鐘)。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如果在下海時看到海灘露出來的面積特別多,海水特別少時,就不要走得太遠,因為此時已經是低潮了,也就意味著要漲潮了。如果走得太遠,等到意識到漲潮時,要回來可能就來不及了。 吳聰敏提醒,市民下海前一定要看看海邊的警示牌,最好問問當地人該海域的漲退潮情況。同時在游玩時一定要不時查看四周海水上漲情況,及時回到岸邊;如果發現自己被困礁石上,應該立即撥打110電話報警等待救援,另外可揮手向岸邊或附近的人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