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各海域情況不同 切莫盲目下水 (姜貝 制圖) 島嶼礁石密布 易出現漩渦 據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負責人張世天介紹,轄區龜山灣和白沙灣海域島嶼和礁石密布,海情復雜,時不時會出現漩渦和危險的離岸流。“龜山灣退潮以后有幾個小島嶼,島嶼之間有浪打過來,打到這個浪的時候它會回流打到那個浪,形成漩渦。”張世天說,如果碰到離岸流的話,平常人根本無法閃躲,會直接被離岸流帶走,卷入海中。 何為離岸流呢?張世天介紹,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又叫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發生的。在海邊,如果看到有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如果遇到離岸流時,不要嘗試逆流游回岸邊,而是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后,再轉向游回岸邊。 周圍河道有落差 形成較快漩渦 筍江橋下,每年夏天都會聚集不少人前來游泳,幾乎每年都有發生溺水事故,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據林振東介紹,筍江橋下水域的漩渦多,它們是筍江橋不遠處的舊橋斷橋沉底形成的,斷橋沉入水底,堵住河道并與周圍河道形成落差,漲潮與退潮時,流經此處的水形成轉速極快的漩渦。順濟新橋一旁,就是順濟橋斷橋,與筍江橋漩渦成因一樣,在斷橋附近,也形成多處漩渦。據介紹,這兩處水域河道較窄,潮水漲退時,水面以下流速很快,平靜的水面對不明就里的游泳者而言極具欺騙性。在鯉城區浮橋街道黃石社區附近,水流較緩,無水底流沙,但金雞閘放水期間,水流速度會加快,危險也隨之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