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自動化分揀設備 福建日報記者李向娟 黃瓊芬 通訊員 莊媛媛 無縫鏈接千家萬戶 近日,泉州市水墨蘭庭小區的智能信報箱建成投用。這是泉州市區第一個建成的信報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現在,不管是報紙、信件還是包裹,只要有東西投遞到信報箱里,我的手機立馬就能收到短信提醒,太方便啦!”小區住戶楊女士介紹說。 為了完善終端服務體系,今年,泉州市投入100萬元,對泉州市區范圍內20個住宅小區的信報箱進行智能化建設和改造升級。而早在2018年,晉江市就將智能信報箱推廣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采取“先建后補、私建公助”的辦法,對17個老舊小區信報箱進行改造建設。目前,泉州市投用智能快件箱或智能信報箱2975組,約30萬個格口,月均投遞快遞562萬件。 “近年來,泉州市快遞業末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市快遞末端網點1163個,實現了快遞服務鄉鎮全覆蓋,城市網點全部實現標準化改造,‘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通道全面打通,‘人工為主、智能為輔’的末端綜合服務多元格局形成。”牛振國說。 不僅如此,快遞業也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目前,泉州全市快遞業共配置20余條全自動分揀線,電子面單使用率超99%,占全市近90%業務量的主要品牌快遞已全面推廣使用可循環中轉袋,廣泛設置標準化快遞包裝回收裝置,近200輛新能源汽車投入使用…… 為保障安全運轉,近年來,泉州持續完善寄遞安全管理聯席會議機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快遞業安全監管體系,實行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同時,在全省首創“驗視封條”和驗視區標準化建設。泉州已建成全國首個縣域監管系統——晉江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上線泉州首個地市級快遞數據庫——泉州快遞數據實時分析系統。 打造快遞產業集聚發展先行區 泉州作為福建省內快遞業的功能集聚區,順豐、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優速、德邦、速爾、蘇寧天天、京東、極兔、云途等快遞品牌,均在泉州設立了區域總部或省級分撥中心。目前,泉州全市有快遞服務企業131家,涌現了6個年業務量超過1億件、4個年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快遞品牌。 作為新一輪“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創建者,泉州市進一步拓展快遞業新的發展空間,不斷提升產業的集聚度,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 選址晉江市磁灶鎮的泉州順豐創新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占地260畝,即將進入招拍掛階段,預計2021年底建成投產,涵蓋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創新孵化服務中心、智能物流中心等。據相關人士介紹,這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輻射泉州及周邊城市的重要快遞物流樞紐,推動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與產業升級,并服務于“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 目前,位于泉州市洛江區的德邦物流東南總部基地正在規劃建設,包括智能數字分揀中心、智能倉儲供應鏈服務中心、智能科技研發中心等。去年底,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運營,泉州進出口郵件可以在本地通關,跨境電商出口通道更加順暢……這些項目致力于持續激發泉州快遞業集聚發展的動能。 今年,泉州出臺《泉州市快遞集聚發展規劃(2020—2025)》《關于推進快遞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依托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建設,打造泉州快遞產業集聚發展先行區。 根據規劃,到2025年,泉州將基本建成中國快遞集聚發展先行區,年快遞業務量超過2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同時,構建“一核兩帶三域多點”快遞空間布局基本架構,國家快遞樞紐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助力泉州實體經濟實現飛躍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