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東南網6月8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8日,福州市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州市檢察機關2019年以來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相關數據、典型案例、經驗做法,以及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有關情況,據介紹,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福州市檢察機關于6月8日至12日,開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活動。 發布會上,福州市檢察院專職檢委會委員吳詩疆介紹,2019年以來,福州市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部署要求,將“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作為兩級檢察院“一把手”工程來抓,作為“護穩定、促發展、強監督、樹公信”重要載體,不斷創新深化,通過辦好群眾“小信件”促進社會“大治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州市檢察機關共接收控告申訴8264件,其中來信(含電話、12309及12345平臺)6571件,來訪1693件,信訪量在全省九地市排名第一。一年多來,我市檢察機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肯定。 福州市檢察院以“事要解決”為目標,建立“強化責任辦、規范流程辦、提高效率辦、縱橫聯動辦、溫暖用心辦”工作機制。接收群眾來信6571件中,除1406件因匿名或者聯系方式不詳無法回復外,其余5165件均在七日內程序性答復。群眾來信程序性及三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率均達100%;重復信訪2971件次,同比下降34%,占比從57%下降至36%。 辦好“小信件”既是檢察機關保障“大民生”重要切入點,更是促進“大發展”有效著力點。2019年以來,福州市檢察機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要求,重點以辦信推動化解“五大難題積案”,推動化解民生難題積案,推動化解營商環境難題積案,推動化解生態環境保護難題積案,推動化解脫貧攻堅和老區發展難題積案,推動化解各類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難題積案,著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福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對接福州市今年舉辦世界遺產大會,部署開展“福州古厝”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摸排案件線索131條,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7份。 福州市檢察院還建設面向全市范圍的福州市12309檢察服務中心并加掛訴訟違法舉報中心牌子,統一、集中、高效辦理涉法涉訴事項,為全市群眾提供一站式檢察服務,減少訪累,力求讓群眾“最多訪一次”或足不出戶提交訴求。各基層院均設置民營企業、律師執業“綠色通道”,鼓樓、晉安、臺江、連江還建立律師值班制度,閩清和縣司法局成立駐縣院調解工作室,提升窗口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