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穩就業、助融資、促轉產,帶動企業復工復產、轉型升級 政府多服務 企業邁大步 東南網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日前,福建安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長汀縣教育局捐贈10萬余只口罩,支援學生復學復課。“飲水要思源,要不是當地各部門從資金、廠房、用工等方面主動服務,紓困解難,哪有公司現在的紅火。”公司董事長廖赟遠說。 安康公司已有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14個生產項目,其中僅醫用口罩就有8條生產線,日產30萬只,而從零開始到如今的規模,僅僅花了4個多月。 新冠疫情襲來之后,長汀縣育新機、開新局,政府多服務,企業邁大步,呈現出企業穩定復工復產、產業順勢轉型升級的發展新局面。 當“紅娘” 穩就業 6月5日,走進安康公司的生產車間,防疫物資生產線上,工人們忙碌作業著。 疫情襲來,口罩短缺,福建安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作為填補龍巖市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空白的企業,去年底才入駐,急需工人。 為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長汀縣人社局干部黃鉉凱蹲點企業,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作為‘就業紅娘’,我立即聯系了企業所在地策武鎮,就地就近推薦用工,動員了10多人到安康上班,還聯系團縣委協調10多名義工服務安康一線口罩包裝工作。”工人到位,安康公司從謀劃到成功試產出龍巖第一片醫用口罩,僅用了6天。 長汀依托鄉鎮、村(社區)人社服務平臺、勞動保障協理員,組建招工小分隊深挖本地勞動力資源,“點對點”為企業和返鄉務工人員搭起就業“鵲橋”。疫情發生以來,“就業紅娘”頻頻出現在企業和村民家中,為村民送資訊,為企業送工人。如今,300多位“就業紅娘”已經覆蓋了長汀300余個村(社區)。列入政府用工服務的45家重點企業已全部復工,老員工返崗9654人,返崗率93.3%,“就業紅娘”通過線上、線下為企業推薦新員工2737人,已上崗1680人。 解難題 促轉產 熔噴布是生產口罩所需的關鍵原料。金怡豐公司位于長汀縣晉江(長汀)工業園區,為轉產熔噴布,新建設10萬級無塵車間500平方米。 疫情期間,公司資金壓力緊張,金怡豐公司負責人立即向長汀縣工信科技局副局長童元華求助,請求幫忙解決應急還貸資金。 “你們公司準備好應急還貸資金申請表,我局會協調國投等部門,馬上落實。”最終在一個工作日內,經協調,金怡豐解決了應急還貸資金1300萬元,得以快速轉產熔噴布。 與金怡豐一樣,不少企業在復工復產或轉產中遇到資金難題。長汀縣國投公司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重點企業擔保需求梳理摸排,盡可能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華平紡織有限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在廠區內閑置地塊新建10萬紗錠項目,但項目資金還有所欠缺。5月底,長汀縣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對該公司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由國投公司收儲華平紡織相關資產,解決華平紡織新建項目資金困難,同時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跟蹤服務,推進項目進度。 真金白銀為企業解決了發展難題,截至目前,長汀國投為中小微企業辦理擔保業務14筆,擔保金額2430萬元,為涉農主體辦理擔保業務32戶,擔保金額1850萬元,已利用還貸應急資金幫助企業還貸3筆,共計2898萬元。 與此同時,長汀國投針對租賃國有經營性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商戶實施租金免減政策,已減免租金232.28萬元。 早復工 穩增長 5日,走進位于騰飛園區的長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面包、復合薯片等系列休閑食品生產線一派繁忙。 2月10日,得益于長汀產業園區提供的“保姆式”服務,長汀盼盼食品公司在制定好各項防控措施后,成為園區第一家復工復產的企業。 該公司原本就計劃今年擴大生產規模,急需一線員工。“今年我們企業員工將從900人增加到1200人。”公司總經理蓋桂林介紹,在縣人社局協調幫助下,公司通過與酒店共享員工、網上云招聘等方式,解決了招工難題,同時靈活設置短期工、臨時工等,吸納因疫期無法外出務工的人員。 各項政策幫扶措施落實一一落地,截至4月,今年企業社保減免政策共為公司節約費用78萬元;當地返還穩崗獎勵4.4萬元;通過申報用電用氣優惠政策,公司2—3月節約用電成本4.7萬元…… 滿滿的幫扶“干貨”,讓盼盼迅速恢復產能,并按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公司新上綜合車間、包裝車間、油炸快速車間、銅鑼燒等10條生產線,新開手撕包、小面包、軟華夫等車間雙班雙線。公司日產值已由去年的180萬元提升至目前的300多萬元,3月份產值同比增長40%,4月份同比增長35%。 “接下來,我們還要增資擴產,計劃投資10億元,對一廠區進行升級改造,二廠區擴大規模,同時開發自熱米飯、餅干等新生產線,進一步提升產能和產值。”蓋桂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