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日發紡織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開展試驗。該公司需要在棉紡加工技術方面進行提升。 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正在開展冷凍肉制品加工技術研究。 摸底企業需求,對接北京科委,選認相關專家,服務產業升級,三明市正通過京閩合作科技特派員模式,借力科技創新,開拓發展新局—— 訂制“科特派” 東南網6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文/圖)北京要來專家了。 近日,20名來自北京地區高校、院所的專家,被認定為三明市今年首批市級科技特派員。他們將重點服務三明市裝備制造、特色現代農業、新能源材料等領域。 由北京市科委牽線搭橋,按企業技術需求對接專家,從北京大規模引進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這樣的模式在我省屬首創。 三明市科技局局長李榮安介紹,2019年底,北京市科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省科技廳、三明市政府簽署了四方合作協議,約定每年從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中選認10~20名相關領域專家、教授作為三明市科技特派員,并通過北京市科委,邀請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等組團作為法人科技特派員,到三明市開展創新創業和科技合作。 張春暉是20名京閩合作首批科技特派員之一。作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專家”,張春暉主要從事肉品加工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他在國內較系統開展了肌肉蛋白-水互作及冷卻肉水分遷移機制研究、傳統肉制品中紅外節能脫水技術、原料肉低溫高濕變溫解凍技術等,居國內領先水平。 與張春暉“牽手”成功的,是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陳祖鉛表示:“年初我們與三明市科技局交流,提交了公司發展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需求,包括冷凍肉制品提色、提升韌性等,沒想到這么快就對接到了專家。” 針對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提出的需求,張春暉開出的藥方之一則是:生鮮肉亞凍結保鮮新技術。據介紹,該技術相比傳統冷凍技術更保鮮,相比冰鮮技術可大幅延長保鮮期(保鮮3個月),能夠較好解決生鮮肉貨架期短、冷凍產品品質劣變重、能耗高的問題。 三明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負責人介紹:“我們先由企業提出具體技術需求,形成需求清單,在此基礎上與北京市科委溝通,根據需求清單從北京地區高校院所篩選相關領域的專家,篩選的專家基本上可以說是國內的權威。”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三明市科技局向全市廣泛征集產業發展和經濟實體對科技服務與科技成果的需求信息,北京市科委針對三明市提交的33家企業70余項技術需求,從北京市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中篩選了20名專家,作為京閩合作的第一批科技特派員,到三明市開展技術服務。 “我們在科技特派員選認機制上有所創新?!崩顦s安表示,“以‘雙向選擇、按需選認’為原則,實行‘訂單式’需求對接和‘菜單式’服務供給模式,這樣做可以讓企業和專家的供需對接更加精準。” 日前,這批科技特派員剛由三明市科技局完成認定工作,他們分別來自中科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涉及環保設備開發、石墨烯和氟新材料開發應用、鮮切花栽培、蓮子和竹加工等領域。 據介紹,成功對接以來,京閩合作首批科技特派員圍繞三明市企業提出的技術難點,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詳細了解相關技術瓶頸,并為企業解決問題提供思路。目前已有部分科技特派員與服務企業達成了初步項目合作意向。 上述四方合作協議還提到:建立工作機制,包括建立統籌協調機制、聯席會議機制、信息報送機制。針對福建、三明有需求的企業,做好與北京地區科技資源的對接服務,共同引導推動北京地區相關企業、高校和院所與福建、三明重點產業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合作,促進行業技術研發應用與關鍵技術攻關。 李榮安介紹,下一步,三明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將為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創造條件、提供便利,并爭取從省外高校、院所吸引更多技術水平高、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科技人員,為三明產業轉型升級開新局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