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5日訊(通訊員 邵碧蓉)近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計劃》正式印發,以開辦企業、市場監管、知識產權三項牽頭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的全面改進提升作為突破口,提出37條具體措施。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的改革舉措,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2019年以來,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要素,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出臺了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質量惠企強企等七個方面55條具體措施,全方位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營商環境,一些措施在全省甚至全國領先,極大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2019年,廈門全市共新設各類商事主體13.76萬戶,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實現全年新設商事主體數量高于去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商事主體同比增幅超過20%。今年年初,聚焦疫情期間企業所急所需,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再次從強化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優化審批服務等方面入手,列出四個方面28條具體措施,全力幫扶全省首個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大幅減少相關檢驗檢測費用,支持無人超市、自動售貨設備、無終端門店多配銷倉庫等無接觸食品經營新業態發展,通過“全程網辦”“在線預審+雙向郵寄”等辦理模式,引導企業利用最便捷、最安全方式辦理相關業務,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參照全面深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的部署要求,參照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要求,注重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既重指標又不唯指標,積極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水平,從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推進市場監管精準化提升三個方面入手,提出37條具體措施,打造3.0版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力爭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吸引一流的優質招商項目。 在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方面,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降低企業準入制度性成本,拓展線上“一網通辦”、開展線下“一窗通辦”,整合不同部門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社保登記等辦事手續,壓減企業開辦流程為一個環節;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推進電子執照一照通行,推進“全流程電子化”向商事登記各環節延伸,充分運用實名認證、電子執照、電子簽名等技術,逐步實現商事主體備案事項全程網辦、一趟不用跑,拓寬“全程網辦”覆蓋面。 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持續加快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推廣“證照聯辦”套餐式服務,優化商事主體注銷“一網通”平臺功能,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簡易注銷登記退出市場。 在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方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促進工作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企業可持續享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貼。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設立知識產權維權工作站,為所屬成員提供知識產權宣傳培訓、信息檢索、法律咨詢、權屬爭議,糾紛解決等綜合性維權服務,出臺知識產權服務指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開展年度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建立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協調與執法聯動機制,在打擊侵權假冒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全市知識產權社會共治模式。建立“一站式”協同保護平臺,推動糾紛調解與行政執法、刑事司法、仲裁相銜接,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一站式”解決方案。 從推進市場監管精準化提升角度出發,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探索開展涉企包容審慎監管;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對涉及市場經濟主體活動的政策措施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建立面向市場經濟主體活動的有違公平競爭的投訴舉報和處理回應機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