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帶”出營銷新模式 記者為您揭秘廈門直播相關產業鏈的經營之道 帶貨直播興起,不少主播致力于帶動粉絲邊看直播邊購物。資料圖 “貧窮料理”直播助力臨夏消費扶貧。廈門農行供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主播,唱首我喜歡的歌吧,給你刷個火箭。”在一些直播平臺,市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靠粉絲打賞,這是部分主播常用的“變現”方式。 記者了解到,隨著“全民直播”時代的到來,直播經濟亦隨之引爆,而與其相關的主播、孵化機構、中介公司等相關產業鏈的“變現能力”更是備受矚目。昨天,記者走訪多家相關機構,深度揭秘其背后的經營方式。 “坑位費”多達幾十萬元 廈門果肉科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主播“變現”主要有粉絲打賞、直播帶貨提成、銷售“坑位費”等。其中,靠粉絲打賞是較早也是較為普遍的模式,主播會根據與平臺的約定,獲得一定比例的收入,有的是30%,高的可以拿到50%。 廈門一位名叫“宗鑠啊”的主播,在抖音平臺粉絲數有11.6萬,獲贊51萬。“宗鑠啊”每周都會直播,主要是給粉絲唱歌、聊天,兩個小時的直播經常能收獲一萬余元的“音浪”打賞,與平臺分成后,到手也有數千元。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火熱,廈門不少主播也開始加入這一行列。“貧窮料理”是廈門“奇跡山”文化旗下的頭號賬號,目前全網粉絲超過3000萬。前幾天,在廈門農行與廈門日報社等舉辦的“西有農時 東有大愛”扶貧助農直播中,“貧窮料理”就擔任帶貨主播。3小時的直播總觀看人數達40.8萬,在線銷售產品5236件,總銷售額46.3萬元。因此,“貧窮料理”能收獲一定的合作費用。 廈門新佰影業董事長李新柏告訴記者,該公司旗下的簽約帶貨主播主要靠“底薪+直播提成”來賺取收益,部分主播底薪數千元,再加上銷售提成,一個月能賺兩三萬元。個別做得好的,做到十幾萬元月收入也很正常。 直播行業還有一種“坑位費”。據廈門果肉科技負責人介紹,所謂“坑位費”,就是商家要上該主播的直播間,便要買對方的直播時段,知名主播的“坑位費”多達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直播行業的整體薪酬近年來也是水漲船高。根據智聯招聘《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數據顯示,國內直播崗位的平均薪酬是每月9845元,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而負責直播界面設計、開發、測試、運維等多階段把控的直播產品開發崗位的薪酬更是高達每月26076元,位居薪酬榜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