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28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為了在疫情期間也能傳播知識,當地時間4月18日開始,澳大利亞的新金山中文學校開始了網絡教學。 4月18日早上,新金山中文學校Mt Waverley總校的老師們準時登陸云課堂,開始中文授課。這一天是新金山中文學校第二學期的開學日,也是該校首次全面開設網絡教學。 “這次疫情不會成為阻止我們傳授知識的屏障,反而是促進我們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的契機。”當談到疫情之下的網絡教學時,新金山中文學校校長胡培康胸有成竹地說,在澳大利亞維州州長宣布,第二學期學生必須在家學習后,學校根據教育部關于上網課必須嚴格遵守兒童安全保護法、隱私法以及必須保證教學質量的要求,迅速布置了在線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他介紹稱,在政策方面,制定了學校網課要求并發給所有師生和家長;在技術層面,進行了多層次的網課技術培訓、應急支援部署;在教學層面,開展了各年級分級分層教學研討和集體備課。目前,全校從學前班、1年級到VCE12年級共300多個班級的在線課程已全面登陸。 個性化課程實現師生完美互動 “請同學們不用翻書,看老師的電腦屏幕,并且大聲朗讀這句話。”電腦屏幕前,Mt Waverley總校三年級牛莉莉老師解除了云課堂的靜音設置,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沒有講臺和黑板,無法與學生們近距離交流,面對這些顛覆性的改變,有近20年教齡的牛莉莉老師并沒有手忙腳亂,因為她為了這一刻已經做足了準備。 “網課技術培訓、分層分級教研、集體備課、設計個性化教案、制作PPT、在線試課……”談起為了云課堂做的準備工作,牛莉莉老師如數家珍。她坦言,最花心思的要數PPT課件制作。“我并不擅長PPT課件制作,但是我力求讓課件內容詳盡,趣味性強,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因翻書查閱導致注意力分散。”牛莉莉老師還針對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趣味互動環節,幫助同學們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網絡課堂上。 與牛莉莉老師不同,當青年教師金思敏得知新金山要開設云課堂時,她內心有點兒小激動。“我在線下教學中很喜歡把視聽素材和網絡教學資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要好好利用這次云課堂的平臺,為課堂錦上添花!” 新學期第一課,金思敏老師為學生們精心準備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這篇課文。隨著直播中教學PPT的播放,故宮博物館的元朝琵琶圖、如訴如泣的琵琶曲、白居易《觀刈麥》的歷史圖片……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在云課堂上依次展示,加上金思敏老師的精彩講解,一場視聽盛宴把學生帶入到白居易的故事中,讓他們對曠世經典《琵琶行》記憶深刻。 “云課堂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場所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創新帶來的新課題。面對新挑戰,新金山中文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做足了準備工作,努力為學生們呈現出最好的課堂。”校長胡培康對老師們高效的執行力和認真的教學態度贊不絕口。他指出,學校在新模式下提出的各年級分層分級教研措施,也為老師們的成功“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引導和幫助。 分層分級教研助力教學“轉型” Mt Waverley總校六年級的吳珺老師,沒想到自己這次當上了“主播”。然而,作為全校六年級組的教研組長,面對新教學模式,吳珺老師不僅要思考自己班級的教學工作,更要在學校統一安排下,組織老師們有序開展教研工作和集體備課活動。 “針對此次全新的云課堂教學模式,我校根據維州教育部社區語言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規定各年級組要針對學生不同程度的語言背景,進行教學準備和探討,寫出不同的教案。”胡培康校長說。 “網絡教學更多地是強調與學生的互動,個性化教學設計特別重要,”吳珺介紹,老師們分工合作,各自備課,發揮老中青教師的不同優勢,共享教學資源。備課完成后,大家還在線探討推敲教學細節,最終研討出高質量的教學方案。 二年級的王雪蓮老師說,“有了老師們分享的這些教學方案,我也針對自己班級的情況制定了個性化教學方案。”她在已有教案的基礎上,引入了趣味性較強的網絡資源,促進與孩子們的在線互動。此外,王雪蓮老師還自制了圖文并茂的字詞卡片,并充分運用了教學平臺的白板功能,讓在線教學更好地將趣味性和知識性相融合。 專業技術團隊護航空中課堂 “我班有兩位學生無法進入課程,哪位技術老師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4月19日(星期日)早上9點35分,Mt Waverley總校云課堂剛剛開課五分鐘,劉雨濛老師在教師群中發來信息求助。“劉老師請你把學生名字告訴我,我來幫助他們進入課程。”技術支援老師立刻回復道。幾分鐘后,劉老師發來信息:“謝謝您的幫助,學生都進來了。” 幫助劉雨濛老師解決問題的技術老師是Mt Waverley總校區網絡技術支援團隊成員,這是一個由五名電腦技術人員組成的專業支援組。他們在這次云課堂的籌備和推進中,密切配合老師和教學,為在線教學模式提供了前期評估、籌劃培訓、追蹤師生反饋以及為云課堂提供應急技術支援。 在第一學期提前放假后,新金山網絡教學部IT技術員何啟就已經開始篩選評估現有網絡教學平臺。“在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和同事們對市面上近十個網絡視頻軟件進行了流暢度、界面用戶友好度以及安全性的測評,最后選擇了各項性能最優的網絡視頻軟件,并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著手開展教師技術培訓的準備工作。” “云課堂”獲好評 第一周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后,“云課堂”收獲一批好評。 剛剛結束“直播”的老師們顧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發“捷報”:“全班30個學生全到齊。效果不錯!”“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一年級的小朋友能在屏幕前堅持,并與老師互動,真的感動到我了!”“今天的網課把所有的教學任務都完成了,軟件操作熟練很多,師生互動很順暢!”“連續上了幾節課,越來越順利!” 更有老師熱情地分享網絡教學心得:“要多提問多回答,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反應。”“推薦給高年級老師一個小競賽軟件,孩子們都很喜歡!”“下次爭取嘗試分組討論功能,把各種軟件設置都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不要選擇允許在主持人入會前加入,因為有人進入就會開始計時 ,一節課就不到四十分鐘了。” 與此同時,各個班級的家長群也收到了不少家長們的“點贊”:“謝謝老師!您辛苦了!”“孩子非常喜歡!”“這才是貨真價實的網課!” “我要特別向全校學生和家長們表示感謝!網課的成功離不開學生的參與,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胡培康校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