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陶豆 窯址1—6分布情況(東—西) 專家點評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 貓耳山發現9座窯爐,結構清楚,規模較大,保存完整,全國罕見,屬重大考古發現。高速公路建設是有價的,貓耳山窯群屬于珍貴遺跡,是無價之寶。“有價”讓“無價”,夏商窯群應原址保護,列入國保單位,開展保護、研究、展示、利用工作。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孫華: 貓耳山4、5、8號窯,已具備早期龍窯的特征,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龍窯,是中國龍窯的鼻祖。它的發現,是中國陶瓷考古研究的一次重大成果。 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宋建: 貓耳山夏商窯群,是首次發現的以生產黑衣陶器為主的窯群。它的發現,為研究“黑衣陶類型”的年代、分期、產地、窯爐構造、裝燒工藝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珍貴實物依據。貓耳山窯群有望成為閩浙贛地區夏商時期窯業研究中心、中國南方早期陶瓷的研究中心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