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聰明 生活更美好 數字應用遍地開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如何讓城市更聰明一些?在福州,“遍地開花”的數字應用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建設管理,讓有福之州充滿智慧元素。 去年9月,隨著全國首個自主開放城市大腦在福州啟動建設,福州市瞄準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的目標,隨之開啟百余項數字應用示范場景建設,智慧停車、區域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人臉識別、地鐵刷臉通行、城市大數據平臺、可信數字身份應用、城市體檢信息平臺等一批場景相繼投入使用。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手段向城市管理全過程、多領域延伸,福州的“城市大腦”在不斷“擴容”,福州的城市治理能力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大步邁進。 打開福州的數字城管系統,你能看到一張覆蓋全市所有公用設施、道路交通、市容環境、園林綠化等城市管理項目的“電子地圖”。“城市管理的大小‘病癥’,只要上報給這位‘城市管家’,它就能在第一時間將問題批轉給責任單位,并督促解決,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面對疫情“大考”,數字“大顯身手”。5天就研發上線的“福州新冠肺炎動態監測分析平臺”,用數字技術織起高效精準的“防護網”,有力支撐了疫情態勢研判、疫情人員排查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同時,各種“云簽約”“云課堂”等接連“上馬”,為榕城的生產生活開啟了全新的線上模式。 有了數字的“加持”,城市內澇、交通擁堵、環境保護等城市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在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只要輕點鼠標,各水系要素情況一覽無余。通過運用窄帶物聯網監測、大數據分析等多種手段,工作人員可以對城區的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實現一體化在線監測、實時分析和遠程調控,大大提高了城市水系的調度效率。 有了超級“大腦”——交通大數據平臺,全市交通編織成了一張智慧大網。工作人員只要點開屏幕,就能精確掌握道路擁堵成因和突發事件情況,實現點對點快速處置堵點。 “坐在家里點點鼠標就把事情辦好了,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這是不少福州人現在辦事的感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如今的福州,足不出戶線上辦、隨時隨地掌上辦、在家門口就近辦已經成為新常態,群眾辦事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去年福州市到現場辦事人數較2018年下降36%。 近年來,“一趟不用跑”持續引領福州電子政務服務全面升級。窗口排隊情況實時查看;線上取號后到現場直接辦理事項;手機填寫材料完成預申報環節……今年1月,“福州窗”微信公眾號再度升級,成為隨時隨地可使用的“掌上辦事大廳”,提供從辦事預約到辦事進度查詢的全鏈條線上服務。 數字,提升的不僅是群眾的辦事體驗,市民的生活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斷提升。 1個APP,暢享數字城市新生活。作為福州市統一移動互聯網入口,“e福州”一直致力于解鎖新功能,各類高頻的便民服務、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社會服務都能通過“e福州”完成。去年以來,“e福州”拓展鮮花到家、家政服務等第三方服務;“一碼通行”版圖持續擴大,實現公交地鐵全覆蓋、教育繳費全覆蓋。目前,“e福州”累計注冊用戶突破630萬,日活躍用戶超38萬,用戶使用服務達2.4億次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