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吸引358家企業注冊(入駐)。記者 葉義斌 攝 數字中國建設戰略思想孕育發端于福建,最早探索于福州。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近年來,福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融入“數字中國”“數字福建”建設實踐,大力推動“數字福州”發展,有力帶動全市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治理、市民生活發生了深層次變革。 “數字福州”,正迸發澎湃動力,帶來全新氣象,展現廣闊前景。 數字產業化 產業數字化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藍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面對百舸爭流的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近年來,福州大力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數字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統計顯示,2019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3800億元,增速在20%以上,GDP占比超40%。 在高新區的旗山腳下,鯤鵬產業即將“展翅高飛”。攜手華為,海峽星云鯤鵬服務器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將于5月實現量產,2020年實現年生產量10萬臺,可滿足我省對國產信創服務器、PC整機的國產化替代需求,這是福州市與華為攜手打造鯤鵬產業示范區的標志性成果。 在長樂的東湖之畔,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乘“云”而上。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等“國字號”平臺進駐,三大運營商、奇虎360、貝瑞和康、比特大陸等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入駐。截至2019年底,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吸引358家企業注冊(入駐),注冊總資本約384億元。 在馬尾的閩江之畔,物聯網產業基地云端“駕物”,目前已建成物聯網創新發展中心、物聯網產業促進中心、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三大物聯網平臺,156家物聯網企業匯聚于此,聯手推進物聯網的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等。 在鼓樓的五鳳山麓,福州軟件園“軟硬兼施”,195棟現代樓宇拔地而起“筑巢引鳳”,擁有770家軟件相關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超千億元。 有了數字的“賦能”,傳統產業的發展也同樣精彩。 “千人紗,萬人布”,這是人們對傳統紡織行業的印象。但在長樂恒申合纖科技的生產車間,你卻鮮少見到紡織工人的身影?!皞鹘y紡織企業年產20萬噸錦綸,至少要1100名工人,而在恒申,不超過420人?!焙闵旰侠w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恒申生產車間智能化后,大部分裝置由智能化設備操控,人力得到釋放,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此外,恒申還安裝了一個“數字大腦”,實現了“產、供、銷、人、財、物”數據的實時獲取和智能挖掘,讓生產更加高效智能。 在福州,還有很多像恒申一樣積極擁抱數字經濟浪潮的傳統企業。福建春倫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的物聯網追溯體系,可對基地種植、車間生產和終端銷售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手機APP客戶端可視化查詢;福耀玻璃推進“人工智能+制造生產過程優化”項目,入選了省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東南汽車的信息化系統覆蓋了研發、采購、生產、銷售、財務、人事等企業所有的業務場景…… “以‘數字福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今年將力爭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300億元。”市大數據委黨組書記、主任張青雅說,將繼續升級數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據開發利用,做大做強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等五大數字基地,加速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平臺效應,深化與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合作,引進好項目、大項目,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福州集聚,讓福州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