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在教室內S形就坐。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攝 東南網4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文/圖) 現場:嚴陣以待保安全 7日,是福州各校高三年級開學的日子,有3萬余名學子返校。各校都嚴陣以待,確保開學第一課安全。 上午7點,記者來到位于閩侯大學城的福州一中校門口,工作人員嚴陣以待,體溫監測設備已經就位,校門外拉起了隔離帶。 據悉,福州一中高三共有739人,其中284人住宿。6日,寄宿生已經報到。當天,是走讀生來校報到。 學生們陸續來到校門口,均按照學校通知要求佩戴口罩。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人與人保持距離。 7點15分,學生們開始進校園。 “嘀……”先刷學生卡,同時測體溫,再進入校門,快速有序。 “早上,走讀生分4批,每10分鐘一批進入校園,防止人員聚集。”高三年段長范旭東介紹。 7點30分左右,記者跟隨第一批進校的學生來到教學樓。校園內,隨處可見七步洗手法的宣傳提示。 學校將高三所有班級平均拆分成A、B兩個小班,每個小班約25人。在高三(2)班教室門前,記者看到,學生進入教室還要進行第二次測體溫,領取口罩,以及《防控知識手冊》《復學后的心理調適》等資料。班主任介紹,學校每天發放給走讀生2只口罩、寄宿生3只口罩。教室內是單人單座,學生們呈S形就座(如圖)。 除了教室,應對疫情,食堂、宿舍均與往常不同。 11點左右,食堂開始分裝套餐。一半的班級在食堂用餐,另一半的班級取餐后在教室用餐。 為避免集中就餐,疫情期間學校采取分餐制配餐,使用一次性打包盒分裝,即點即取即走。同時,采取錯峰就餐,規定就餐時餐桌單面用餐,保持人員距離,禁止交談。 對于寄宿生,原來的6人間已改為只住4人,人與人之間隔著一張空床,讓學生住宿更安心。 寄宿生、高三(4)班的鄧易安說:“我會待在學校,等高考完了再回家。” 開課:感受成長的力量 上午8點,高三師生們在教室收看《成長的力量——復學第一課》。節目中,有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的一線故事,還有鐘南山院士的寄語。 在福州一中,不少學生拿出筆記本,記錄鐘爺爺的話。 該校高三(15)班的許媛媛說:“鐘南山院士給我們寄語,特別是告訴我們,怎樣處理大我和小我、奉獻和索取,讓我對課本上的所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在福州三中,高三開學第一課,由校長陳煒主講。 “全國各地的高三學子陸續邁入校園,這是一群人用莫大的犧牲換來的,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陳煒告誡孩子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寧,抓住高考延期這一個月時間,做到有智慧、有技巧、有堅韌、有執著。 在格致中學,高三(3)班開了一場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班會。還有的學校舉行了特殊的升旗儀式。 “上午的德育第一課,非常有意義。讓學生們知道,今天能安坐在教室上課,政府部門、醫護人員以及各個領域的人員付出了巨大努力,要懂得珍惜。”福州一中高三年段長范旭東說。 考驗:防疫教學“兩手抓” 緊接著,高三學生將進入繁忙的備考。相關部門和學校,面臨著防疫和教學的雙重考驗。 范旭東介紹,7日下午開始,學生們開始文化課復習備考。前兩周,學校不急于教新內容,主要鞏固之前線上教學的內容。“接下來,我們會按照現有班級分配,實行小班教學,讓教師授課增多而學生的課程數量不變,確保師生充分溝通,提高復習效率。” 此外,福州一中為高三開學提前做足準備,在教育部門的部署下,已進行過多次消殺和模擬演練。目前,該校儲備了42000只口罩,防護服、隔離衣260套,各類防控物資充足。 記者從福州市教育部門了解到,為應對7日高三年級開學復課,福州市各校開展了精細的應急演練、校園消毒等準備工作,并針對開學聚集難題,提出封閉管理、錯峰入學、小班化教學、定制化公交線路等有效應對措施。 日前,福州市教育局已發文要求全市各校要做好防疫物資、人員培訓、安全排查等開學準備工作,堅持疫情防控和開學準備“兩手抓”,確保分批開學有序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