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公園。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3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記者30日獲悉,《福州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18-2025年)》已獲市政府批復并印發實施,將作為下一階段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規劃》明確了總體目標,即全社會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污染排放總量不斷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建立,生態文明系列創建取得積極成效,生態文明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福州市將積極推進實施福州市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實現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六大體系指標的全面有效提升。 為建設科學安全的生態空間體系,福州市將通過海綿城市示范建設、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建設工程等項目,優化城鄉和產業布局,維護生態平衡,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建設低碳綠色的生態經濟體系,福州市推進實施大數據產業規模化發展、海洋經濟產業建設、現代物流業發展建設等項目,大力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有效降低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 為建設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體系,福州市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廢棄物處置與綜合利用工程等項目,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下降,城鄉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為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態生活體系,福州市加快軌道交通系列建設工程、綠地系統提升工程、慢行綠道系統建設工程等項目,打造“天藍、水清、地綠”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宜居生態城。 為建設健康文明的生態文化體系,福州市將通過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教材創編工程、歷史文化遺跡保護整治工程等項目,充分發揮歷史人文優勢和生態本底優勢,構建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態意識相交融的生態文化體系。 為建設高效完善的生態制度體系,福州市健全自然資源負債表編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構筑產權清晰、多元參與、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