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福園小區大門外的口袋公園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新聞網3月1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馬路邊,新生的樹苗連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轉過街角,火紅的三角梅撞進視野;想要歇息,花間樹下就有涼亭桌椅……記者昨日從市園林中心獲悉,承載著我市城市建設“十位一體”理念,一批街頭公園正式對外開放,為城市添綠增彩。同時,新一輪230座街頭小公園建設也全面啟動。 “這里原先是空地,現在變成公園。每天一下公交就能看到滿眼的綠樹,心情一下子就變好了。”坐在涼亭內,家住晉安區金城福園小區的沈阿姨豎起了大拇指。 沈阿姨稱贊的公園位于金城福園大門外公交站旁,今年春節建成開放,面積雖只有500平方米,卻“五臟俱全”:既有挺拔的大樹,也有鮮艷的灌木和翠綠的草坪,寬闊的廣場可供市民自由活動,廣場邊緣的涼亭與石制桌椅則提供了足夠的休閑空間。“公園雖小,但該有的元素都有,有景色、有活動空間,足夠小區居民使用了。”沈阿姨說。 “這座公園是口袋式公園的典型代表。”市規劃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大的公共活動空間,園內建設了休閑廣場及配套的桌椅涼亭;考慮到公園靠近三環出入口,公園在建筑風格上也融入福州文化,“公園旁原有的普通磚墻全部改造成傳統的白墻灰瓦,地面也鋪設仿古條石,配合木制涼亭,共同展現傳統建筑之美。” 位于晉安區后溪路后口廟周邊的街頭公園,則是大型社區公園的典范。改造前,后口廟周邊只是剛完成拆遷的地塊;春節后,那里已被一片片碧草綠樹所覆蓋。公園入口處,樹陣與灌木點綴在綠地上;步入深處,高低起伏的“丘陵”令人仿佛置身原野,讓市民盡享山野閑趣。“后溪路周邊將規劃一個社區組團,在此建設社區公園,能夠增添綠意。”市園林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注意到,金城福園和后溪路后口廟周邊這兩座新一輪街頭公園的代表均位于主干道沿線。“這并非巧合。事實上,街頭公園類似于道路串珠公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既是串珠公園的特色,也是我們近年堅持貫徹的理念。”市園林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吸收串珠公園的建設理念,新的綠化戰場從河邊來到主干道周邊,城區街頭邊角地紛紛展開建設,力求提升道路周邊景觀,為市民創造公共空間。 “不同于大公園,街頭公園面積小、區位各不相同,在設計與施工上也因地制宜。”市規劃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總體理念上,街頭公園多以方便市民和行人休息為主,突出人性化、展現功能性。同時,結合公園所在地的特點,因地制宜進行開發建設,“如果是人流密集地段,就增設廣場、涼亭等;如果是新城片區,就突出現代感;老城區的公園則使用傳統手法,展現文化底蘊”。 據悉,我市去年已建成238座街頭小公園;今年計劃建成不少于230座街頭小公園,最早在6月之前,首批街頭小公園便可與市民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