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開始開放公園 廈門公園景區能否“開門迎客”? 因為疫情,江頭公園暫時關閉了 暫時關閉的蓮花公園空蕩蕩 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 已逐步開放公園景區 東南網2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葉曉菲/文 吳曉平/圖)一場疫情,讓2020年的這個春節里,往日車水馬龍的街區變得門可羅雀,姹紫嫣紅的公園閉門謝客。 廈門,在疫情面前,讓人很安心。近日,界面新聞利用大數據,對全國重點城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進行了綜合評估,并發布了榜單,廈門在33個直轄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中位列榜首。綜合評估建議,隨著返工潮的來臨,綜合排名表現較佳的城市,可以將盡快生產、恢復秩序作為現階段的工作重點。 昨天,杭州宣布“全市公園、廣場、露天運動場等全部開放”,南京當天也發布通告稱“游園綠地、公園廣場、室外文化體育設施等公共空間恢復開放”。隨著疫情變化狀況,廈門是否可以研究考慮開放公園呢? 現狀廈門的公園目前未開放 廈門是“海上花園”城市。每到春天,特色鮮明、風景優美的各大公園成為市民游客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但由于全國疫情形勢嚴峻,為全面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廣大市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根據廈門市疫情指揮部第4號通告,1月26日起廈門所有公園暫停開放。 從1月26日起,市民踏春常光顧的植物園、園博苑、白鷺洲公園、海灣公園、南湖公園、松柏公園、江頭公園、山海健康步道等都暫時關閉,眾多通告中都表示“重新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偶爾出門想要放松的廈門市民都被公園鐵門拒之門外,只好“家中一日游”。 公園是城市的重要公共開放空間,為避免恐慌情緒影響社會穩定,隨著疫情進入新階段,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都開始調整政策,包括北京、杭州、深圳、南京在內的多個城市開始逐步開放公園,給市民在防疫期間提供放松身心的綠色空間。 而位列疫情防控能力榜首的廈門,目前還沒有開放公園。 多個城市公園景區開放,統籌指導防疫 記者了解到,截至昨日,目前浙江杭州市公園、廣場、露天運動場等全部開放;除北京動物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外,北京10家市屬公園的室外景區均正常開放;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城區、各縣城內的公園、景區實行有序開放;廣東省深圳市開放了部分公園,深圳灣公園在入口處設有體溫檢測器,規定入園必須戴口罩。 據了解,這些城市里,已經“開門接客”的公園,當地管理部門都專門出臺關于相關防控工作文件。比如,2月17日,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發布《新冠肺炎防控服務管理工作指導意見(第一版)》。從北京發布的信息來看,目前,除北京動物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外,其它市屬公園的室外景區均正常開放。在疫情防控期間,暫停開放各類室內場館、狹小空間和堂食餐點。要求入園必須佩戴口罩,公園門區實行游客體溫檢測,不佩戴口罩或拒絕檢測體溫的游客,謝絕入園。 廣東深圳先后制定了《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關于市管公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園綠地管理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開放的公園綠地,加大對園內公廁、廣場、洗手池、出入口、服務中心等人群聚集區域消毒頻次和力度,加強游客密集區疏導、園區清掃保潔和巡查維護等工作,全力保障園內設施、環境和人員安全。通過加派安保人員將在公園綠地的出入口、重要節點進行巡查,發現沒有佩戴口罩的游客,立即提醒其戴好口罩,沒有口罩游客將及時勸離;嚴禁各類廣場舞、團體操等群體性活動,在有類似活動場地的公園綠地區域加強宣傳提示,通過溫馨提示、廣播宣傳和拉警戒線等方法,及時勸離在公園綠地內開展群體性活動的團體或個人;在公園綠地人流較多的區域,加強廣播和提示,提醒市民不要在人流密集區域長時間停留,必要時進行人流疏導。 四川巴中市頒布《關于有序開放城市公園景區、落實鄉鎮(街道)疫情分區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統籌指導各公園科學、規范地開展公園防疫工作。入園群眾須佩戴口罩,在景區入口處接受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同時通過專人值守、加強動態巡查管理,確保入園群眾不聚集、不扎堆,抓好防控工作。 昨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十項措施的補充通告明確指出:“全市公園、廣場、露天運動場等全部開放,疫情低風險、較低風險區縣(市)的景區、民宿、農家樂可有序開放。” 同一天,南京發布《關于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復工達產的通告》,其中在擴大公共服務的事項中提出:“南京的游園綠地、公園廣場、室外文化體育設施等公共空間恢復開放,室外旅游景點在控制人流密度的基礎上逐步開放。” 專家建議 逐步開放公園,同時做好防護 在一個“漫長而不平常”的假期過后,防疫期間,許多市民在家“靜養”,每日對著手機刷疫情信息,難免容易“悶”出情緒。對此,記者咨詢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趙偉。 趙偉建議,為了減少市民過多信息攝入,產生焦慮和壓力,廈門可以借鑒北京、杭州等地防疫期間公園管理舉措,通過政府引導、市民自覺的方式,讓城市綠地逐步開放,為市民提供城市呼吸“綠肺”。 不少市民疑惑,到戶外散步需要什么程度的“武裝”呢?記者了解到,2020年1月31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口罩使用指南中提到“出行人員外出超市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無需佩戴口罩”。 廈大醫學院碩士林先生分析,如果孩子要外出,建議一定要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區域活動。如果要帶孩子去戶外場所,請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帶一些含有酒精類的一次性手消毒液進行消毒,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時更換衣物,及時注意手衛生。“戶外公園里的人群密度,不可能比BRT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密度更高。早在月初,廈門就已經恢復了公共交通運行,那么同樣沒有理由全盤關閉公園。”林先生認為。 福建省風景園林行業協會,行業專家陳先生認為,縱觀各地已經開放的公園,主要通過三個方面做好防疫期間公園開放管理,為市民提供放松空間同時確保游園安全:“首先,加強園區準入和巡邏,如入園需佩戴口罩和測量體溫,人流量大公園增派安保人員等。其次,加強園區內消毒消殺,提高消殺頻率和區域,確保消毒區域無死角,保障游客安全。最后,正常開放戶外綠地空間,關閉兒童游樂設施、設備和健身場地等場地以及公園聚集性活動,引導市民加強自身防護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