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車游街活動現場。 東南網菲律賓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陳佳麗 余雪林 文/圖)春節,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生動的符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精彩舞臺。2020年農歷春節期間,福建日報社東南網攜手菲律賓僑團在馬尼拉舉辦慶春節系列活動,積極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中國春節文化在海外的傳承發展。 菲律賓僑胞舌尖上的中國年味 年夜飯,是中國春節重要的傳統之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視的一餐。除夕之夜,東南網記者走進華僑華人眾多的菲律賓馬尼拉,探尋菲華僑胞餐桌上的別樣年味。 “年糕就是‘年高’,意思是年年高升,在閩南年夜飯上很常見;還有血蚶,也是閩南很有特色的風俗,寓意是來年發財,金銀滿室……”除夕之夜,菲律賓福建總商會會長許扁家中的年夜飯桌上菜品格外豐富。他告訴記者,菲律賓總人口中,擁有華人血統的有數百萬人,其中十之八九祖籍地都在福建閩南。“我們閩南人非常重視年節團圓。雖然身在菲律賓,但除夕晚上我們還是一定要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年夜飯,這是一種不可改變的傳統。”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歡快的閩味歌曲中,馬尼拉王彬街的一家老牌中餐館里煙火氣息十足,200多名祖籍石獅五福鄉鴻山鎮的旅菲鄉親在這里舉辦新年聯歡會,同品年夜飯,共慶中國年。旅菲五福鴻山同鄉會會長洪世偉表示,每逢新年鄉親們在中餐館同享年夜飯,是該會持續了十多年的傳統。“像我們社團這樣大大小小的菲律賓閩籍社團有非常多,很多社團都有這樣的傳統。在新年,鄉親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的是對家鄉的感情,吃的是家的味道。” 菲華慶春節活動點亮馬尼拉 “恭喜發財!”除夕之夜,菲律賓華人樂隊Smugglaz用閩南語高喊祝福語,登上了菲華新年倒計時晚會的舞臺。晚會由馬尼拉市政府、馬尼拉市政府華人區發展委員會,攜菲律賓中華總商會、菲律賓中國商會等菲華社團以及東南網菲律賓站共同舉辦。近萬名菲律賓僑胞、當地群眾與各國游客共同沉醉在這場中菲文化交融的盛宴中,中國春節文化跨山越海,串起了來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民心中的共同情愫。 年三十的馬尼拉華人區華人廣場人潮涌動,大街小巷響起了喜慶的中國新年音樂。歡樂的節日氣氛中,由東南網海外部、菲律賓站和菲律賓“中國·福建文化海外驛站”共同舉辦的“福建年貨展”和“福建風情展”吸引了眾多菲律賓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的目光。往來的人們駐足觀看福建經濟、文化、旅游等介紹展板,并認真翻看桌上擺放的“全福游 有全福”福建宣傳手冊。東南網海外部、菲律賓站工作人員向菲律賓民眾免費分發“福”字、春聯、福建烏龍茶、鼠年公仔等閩味年貨,介紹福建的相關文化。“清新福建”的這抹亮色,為菲律賓街頭增添了一份中國年味。 大年初一,幾十輛菲華社團花車駛上馬尼拉華人區街頭,開始了花車游街活動,為現場民眾分發紅包、紅綢帶等,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數萬名菲律賓華僑華人、當地民眾及各國游客歡聚在一起,共同慶祝中國農歷新年。花車隊伍中,掛著“清新福建歡迎您”橫幅的花車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這輛花車由菲律賓福建總商會、東南網菲律賓站、菲律賓“中國·福建文化海外驛站”人員共同搭乘,除了分發糖果和紅包,他們還向民眾送出了造型憨厚可愛的大紅鼠年公仔。民眾們爭相領取禮物,希望把清新福建的“福氣”帶回家。 美國人姆博阿(Mboa)已在中國生活了兩年,因新婚妻子是菲律賓人,本次春節假期與家人來到馬尼拉度假。“在馬尼拉讓我覺得太驚奇了,似乎全菲律賓人都在慶祝中國春節,到處都是中國人和舞龍舞獅,這里比中國更中國!” 華裔新生代感知傳承中華文化 大紅燈籠、丸子火鍋、白兔饅頭……6歲的菲律賓華裔兒童印修恩腦海中的除夕印象,通過手中的畫筆定格在了畫紙的方寸間。這幅兒童畫被菲律賓“新春童畫”華裔兒童春節主題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收錄,活動由東南網特別策劃舉辦,旨在借助春節契機,促進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中國春節文化“走出去”。除了兒童繪畫作品,活動還收到了菲律賓華裔兒童在春節期間創作或拍攝的書法、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目前還在火熱進行中。 印修恩的母親黃賽同時也是菲律賓華商經貿聯合會的秘書長,她告訴記者,兒子在馬尼拉出生成長,從小慶祝的大多是西方節日,對中華傳統文化了解得太少,因此讓孩子參加本次活動,感知學習中華傳統春節文化十分有意義。“春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作為一名海外僑領,同時也是一位母親,我希望像修恩一樣的孩子們能更多地參加相關文化活動,將來發揮出自身聯通中外的優勢,向世界推介更多蘊含中國智慧、承載中國理念、彰顯中國精神的春節文化,把新時代的中國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