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5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鄭璜)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2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同意包括我省福州市、泉州市在內的24個城市設立第四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上去年第三批獲批的廈門市,我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達3個。 據了解,2015年3月,國務院批準杭州設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此后幾經擴容,加上本批,我國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達59個。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的新業態,已在通關便利化等領域取得初步成效,其設立有助于促進本土企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優化商品供給、完善服務質量,從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新設立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復制推廣前三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等相關政策,積極開展探索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品牌建設,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既能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又能培育對外貿易新動能。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省商務廳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及跨境電商納入貿易統計工作。2018年7月,廈門市獲批設立我省首個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今年5月份,商務廳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福建省推動絲路電商發展十一條措施》,加快推進我省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跨境電商合作。 在福州、廈門海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福州、廈門、泉州、平潭等地積極復制推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大力培育跨境電商主體,優化跨境電商通關模式,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通關,進出口業績納入海關貿易統計。 據福州、廈門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省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20.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25%,是2018年進出口額的1.5倍。其中,9610(海關監管方式代碼,全稱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項下累計出口7.55億元,同比增長13倍,成為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一大亮點。 下一步,商務廳將繼續在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積極推動福州、廈門、泉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壯大規模,助力促消費穩外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