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市區安置房辦證 超半數已辦結 為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市區安置房辦證工作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點問題專項整治項目,同推進民生補短板“四心工程”、“強基促穩”三年行動等緊密結合起來。據統計,中心市區已建設完工并辦結首次登記的安置房項目共51個,共計32358套,其中已安置27375套。截至12月19日,已辦結轉移(分戶)登記發證14779套,完成率53.99%。 據悉,我市摸清中心市區51個安置房項目辦證問題底數,分析存在的具體問題,厘清問題產生的原因,推進解決影響辦證的問題癥結,石崎安置小區、江南新塘安置區、海城花苑、毓才花苑、泉秀街東拓安置小區等多個項目實現辦證“零的突破”。同時,進一步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安置房轉移(分戶)登記可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基本實現當天審批隔天發證。 白瀨水利樞紐工程 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今年10月,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正式批復,至此,該項目由前期申報階段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已納入國務院同意的《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被列入福建省“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為我省獲批的投資最大的水利項目,總投資142.7億元。工程為大(2)型Ⅱ等工程,攔河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06米。樞紐正常蓄水位288米,總庫容5.44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57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81億千瓦時,建設期限54個月。 工程建成后,將有效調蓄晉江西溪徑流,通過天然河道放水至晉江下游已建的金雞攔河閘水利樞紐工程,增加金雞閘供水量,并與山美水庫實現水量互補、互為備用,可有效保障泉州沿海區域供水安全以及金門供水安全。 老舊小區改造擴圍 “改”出幸福感 經過改造提升,豐澤區華豐新村、洛江區萬祥商廈等一批老舊小區重獲新生,污水溢流、車輛亂停放的現象一去不返,居民們稱贊“比以前安心、方便多了”。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民生福祉,是提升城市居住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2017年起,我市對中心市區部分老舊小區進行改造。2019年,將老舊小區改造范圍擴大至全市,先后策劃實施2批共200個改造項目。目前,200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已開工78個,其中完工46個,剩余項目正抓緊開展前期工作。 針對居民反映的痛點難點,我市因地制宜選擇專項提升、綜合改造、片區改造等模式,分步分類推進改造項目,同時將各模式進行分類細化,做到“一小區一對策”,有效解決老舊小區改造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市住建部門還組織編制技術導則,成立專家服務團隊,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整治樣板和技術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