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縣高空跳傘基地,游客正在體驗雙人跳傘樂趣。福建日報記者全幸雅 通訊員 鄧書榕 許琰 攝 東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通訊員 鄧書榕 許琰 文/圖) “我還想再飛一次!”近日,在沙縣高空跳傘基地,26歲的鄭飄圓了人生第一次跳傘夢。12月8日,沙縣高空跳傘基地正式營業。該基地位于沙縣通航產業園內,距離沙縣城區5.3公里,是福建省首個高空跳傘基地。 該基地由熊貓跳傘團隊運營,只提供雙人跳傘的體驗方式,飛機每次上空可完成5至6組雙人跳傘。 “飛機起飛后將在降落區上空3000米處停留。教練隨即帶體驗者從3000米高空一躍而下,以每小時220公里的速度自由落體。當體驗者降落至1500米高空,降落傘會自動打開,此時,體驗者便能俯瞰沙縣風光,俯瞰時長5至6分鐘。”熊貓跳傘團隊沙縣基地負責人季建斌說,“從飛機起飛到體驗者安全著陸,整個過程持續約15分鐘。” 在安全性方面,季建斌介紹,雙人跳傘是體驗自由落體和降落傘飛行的所有興奮跳躍方式中最安全的方式之一。此外,基地選用高空跳傘明星機型大棕熊100——全球公認最適合跳傘的機型之一,每次可載15人上空,性能強悍、乘坐舒適、安全高效。 該高空跳傘項目于今年“9·8”期間引入沙縣,是落地沙縣空港經濟區的第一個特色通用航空娛樂項目。 未來,沙縣空港經濟區將規劃創建一個集通用航空運行、航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等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集群,加快“體育+旅游”產業融合,助推三明全域旅游穩步提升。 記者手記>>> 找準新區位,還要瞄準新消費 沙縣空港經濟區進軍航空旅游產業,展示了三明市立足優勢、著眼未來的發展思路。 在記者看來,三明沙縣機場發展航空旅游產業,區位優勢至少有兩點。一是地理條件優越。沙縣機場位于福建省版圖的幾何中心,當地已形成立體交通體系,可發揮聯接沿海、輻射內陸的樞紐作用,通航產業服務覆蓋面廣;二是空域條件良好。沙縣機場自主空域面積為1368平方公里,自主空域高度為3000米,四季氣候宜人,可全年全天候開展通航活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和體驗,新消費業態不斷誕生。三明沙縣機場計劃以航空文化為核心,與地域特色文化相融合,引進航空主題公園、飛行營地、低空旅游和航空會展賽事、通航旅游小鎮等項目,正與新消費理念相契合。 在立足地利、天時的基礎上,著力挖掘新產業、謀劃新項目,加強扶持引導,促進做大做強,山區經濟也可迸發新的增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