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泉州11月21日電 (張為健)“自從來到華僑大學,我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慢慢喜歡上數學課。”這是華僑大學旅游學院2017級緬甸學生陳麗柱這兩年來的切身感受。 目前,華僑大學有5000余名境外生,是全國擁有境外學生最多的大學之一。由于教學程度、教學體系的不同以及教育理念的差異,境外生所接受的中學階段數學教育與內地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境外生一時無法適應內地大學數學教育的進度,害怕上數學課。 如何與境外中學的數學教學銜接,讓境外同學跟上教學進度,作為全校數學公共基礎課教學的教學單位,華僑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積極探索境外生公共數學的教學模式。 據介紹,該學院選拔了13位業務能力過硬、責任心強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專門負責境外生的數學教學工作。團隊教師的平均教齡在15年以上,教學經驗豐富,并多次在各級各類教學競賽、精品課程建設中獲獎。 由于境外生中學數學教育參差不齊,基礎不一,統一沿用國內大學數學教材顯然不切實際。為此,華僑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設立數學課程教材編寫組,編寫適合港澳臺僑學生的專用教材。為了編寫出更切合境外生的數學教材,他們還特地購買并研究境外生所在國家和地區的高中教材。 今年,華僑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開始編寫境外生數學用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文理科各三本教材。前不久,由伍錦棠和王朝祥老師主編的《微積分》正式出版。 華僑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境外生教學團隊還針對港澳臺僑學生,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使公式數據變得有趣,讓數學課更有溫度,課堂教學更加得心應手。 作為該院境外生教學團隊的一員,梁建莉老師認為,針對境外生的數學教學,應突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方式上繞過刻板又嚴謹的概念及定理的表述,采用直觀等感性方式幫助學生認識理解概念;內容上強調“是什么,怎么做”,淡化甚至不問“為什么”,注重與后續課程的銜接,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 類似的教學方法貼近了境外生的實際情況,境外生們也更容易并樂于接受數學課。泰國學生李偉翔說,“老師的授課方式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讓我認識的數學變了,我從以前對數學不感興趣,到如今非常感興趣了。” “下一步,我們將與專業學院加強溝通,更深入了解不同專業對學生數學課程的實際需求,從而制定更切合該專業境外生的教學計劃。”華大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黃華林說,該院將嘗試在全校推行境外生數學小班教學,以便任課教師能給予每位學生充分的輔導,從而不斷提升境外生數學教學的質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