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蜂場是縣農信聯社貸款給我建的。”4月15日,將樂縣“鄉土科技特派員”謝君,在新建的光明鄉光明村黃泥坑蜂場,向前來學習的農戶傳授繁蜂技術。 去年,將樂縣農信聯社創新推出“鄉土科技特派員”產業扶持貸款,有效解決“鄉土科技特派員”在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中“融資難”的問題,扶持他們發展產業,帶動農戶致富。聯社業務部經理王秋明說,該貸款品種是“福興貸”系列產品中的一種,特別針對縣“鄉土科技特派員”推出的產品,貸款額度高,最高可貸50萬元,利率低,根據個人征信報告確定貸款條件,并為“鄉土科技特派員”開辟優先貸款“綠色通道”。此外,“鄉土科技特派員”還可以向縣農信聯社推薦所屬行業的優質客戶貸款,縣農信聯社參照“鄉土科技特派員”標準進行放貸。 去年,將樂縣結合產業規劃布局和食用菌、果蔬、生態禽業、制種、林竹、花卉苗木、中藥材等當地特色農業優勢產業鏈建設,采取“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產業發展”等方式,整合科技資源,通過遴選、競聘、招聘等辦法從全縣相關產業從業人員中選聘34名鄉土科技特派員,作為服務特定產業的專家。 謝君是34名“鄉土科技特派員”中的一員,是當地養蜂的“土專家”。2016年3月,謝君成立了將樂縣寶臺山中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養殖地點遍布光明、大源、黃潭、萬全等鄉鎮。他想擴大養殖規模,但蜂場建設資金不足。去年11月,他通過“鄉土科技特派員”產業扶持貸款,一天內,無需擔保,獲得信用貸款20萬元,新建黃泥坑、渠許、渠源、鴨母場等4個蜂場,崇善蜂場在建,目前,已有蜂場11個,帶動15名社員,238戶入股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預計今年蜂蜜產量可達1萬公斤。 王秋明說,截至日前,全縣像謝君這樣的34名“鄉土科技特派員”,將樂縣農信聯社已與18名鄉土科技特派員精準對接,累計發放信貸資金1100多萬元,有力地推動他們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圍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服務地方特色產業。 (本報將樂記者站 沙觀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