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式”招商 近年來,薌城區一批“技改式”招商項目實現簽約,可帶動工業投資近80億元。今年,薌城區還將拿出1500萬元引導企業強化技術改造,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鏈條式”招商 薌城區依托金峰開發區作為全區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發展地位,重點鎖定特殊鋼鐵、高端裝備制造、醫藥生物等產業和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域,主動對接項目66個,儲備招商項目18個。 “保姆式”招商 構建區黨政“一把手”親自抓,開發區主官專職抓,人大政協合力抓的服務工業企業領導體系;明確區領導干部掛鉤規模企業制度和企業家座談會制度常態化;選拔抽調27名干部到金峰開發區掛職服務。 今年來,薌城區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主要責任,建立“一把手”招商、飛地招商、“五個一”等工作機制,明確高端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生物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3+1”產業,規劃南山、金安、金珠和老金峰北斗片區等重點發展區域,強化定向招商和精準對接,主動“擁抱”企業家。第一季度薌城區已先后開展對外招商活動7場次,促成19個產業項目順利簽約,總投資近60億元,為加快全區工業發展積蓄強大后勁。 促技改,激發工業動能 “技改是非常有效的招商方式之一。”薌城區委常委、金峰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郭炎河說,激活“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動力活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是關鍵點,招商引資可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3月28日,薌城區13個產業項目在金峰開發區集中簽約,其中總投資29.6億元的三寶煉鐵配套設施改造項目就格外亮眼,“該項目屬于技術改造項目,可滿足耐腐蝕鋼、核電用鋼等高端精品鋼材的生產工藝要求。”三寶集團董事長王光文介紹,項目投用后,將達到能耗超低排放的指標,為打造綠色智能制造工廠夯實基礎。未來三年,三寶集團還有意向在脫硫脫硝、資源綜合利用等技改方面投入超10億元,力促做大做強鋼鐵主業,挺起產業發展脊梁。 近年來,包括高爐工藝技術升級、超低排放技術等一批“技改式”招商項目實現簽約,可帶動工業投資近80億元,這讓薌城區嘗到甜頭。當前正規劃建設的、占地超千畝的漳州軟件園,將規劃建設辦公研發區、SOHO辦公與眾創空間、企業總部等區塊,有望打造成為薌城區高端創新要素聚集的重大平臺和智慧區。 今年,薌城區還將拿出1500萬元引導企業強化技術改造,新增13家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重點發揮國家級眾創空間——金峰眾創園、15個人才工作聯系點、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優勢,不斷深化技術裝備、信息手段、管理模式創新,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鑄鏈條,打造工業集群 之前進駐金峰開發區的中南高科項目,已虹吸廈門晶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廈門聯博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等32家企業簽約落地。這也是薌城區推進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積極探索“筑巢引鳳”和“二次招商”的實踐成果,對于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增強招商實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漳州閩光鋼鐵有限公司簽約落地之后,與現有的三寶集團將初步形成鋼鐵產業集群,周邊還將落地特種鋼鐵智能制造、太平洋制罐等一批鋼鐵上下游產業項目,規劃面積超4000畝,著力打通全產業鏈,實現由單一的“冶煉”向“冶煉+加工”轉變。 此外,以富興工業彩彈槍、閩東新科技為代表的兵工裝備工業集群,以正興集團為代表的醫療健康集群等也正在加速集聚。金峰開發區在建主動脈——金塘大道,沿線6000畝用地未來還將布局電子信息、高端制造等產業集群,必將成為薌城區工業產業發展又一新增長極。 如何招引關聯項目?區商務局局長吳海強告訴筆者,薌城區突出抓龍頭、鑄鏈條,因地制宜引進體量大、集聚度高、帶動力強的大制造業項目。特別是依托金峰開發區作為全區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發展地位,重點鎖定特殊鋼鐵、高端裝備制造、醫藥生物等產業和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域,精心篩選了11家目標企業,主動對接項目66個,儲備招商項目18個,不斷加深政企高層雙邊洽談,著力引進一批投資額度高、產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全力以赴補齊重點產業鏈條短板,延伸重點產業配套,進一步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 優服務,吸引工業投資 在薌城,“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人都與企業同頻共振,人人都是企業的“服務員”。 “開發區體制機制相關問題直接提,區里來理順”“企業派單,政府解決”……這已然成為近段時間的薌城熱詞。4月4日,薌城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一線集中現場辦公,面對面對接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這樣的工作機制讓三寶集團董事長王光文深有感觸,“這讓我們體會到‘親人’的感覺,更加堅定做實主業的信心”。 據悉,連日來,薌城區多部門已聯合研究制定了《薌城區“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推動工業經濟、金峰開發區做大做強的若干意見》《薌城區關于鼓勵優質工業項目快落地、早見效若干措施》等文件,組織成立工業項目統籌協調領導小組,積極構建區黨政“一把手”親自抓、開發區主官專職抓、人大政協合力抓的工業企業服務領導體系,并明確區領導干部掛鉤規模企業制度和企業家座談會制度常態化,選派第一批27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金峰開發區掛職鍛煉,著力推動人力物力財力往工業聚焦。 此外,在區行政服務中心、金峰開發區服務企業大廳等地,“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氛圍尤為濃厚。據了解,圍繞“放管服”改革,區級“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達91.56%,90%以上實現網上辦理;在全市率先實現全程無紙化企業注冊登記工作,企業設立登記時限壓減至4個小時以內;金峰開發區還建立干部職工卡片“掛牌”服務,對核心區229家企業“一對一”掛鉤服務等,真金白銀扶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