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清晨,寧德中心城區輕云薄霧、空氣清新,景美如畫。近年來,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步伐,城市面貌、城區功能不斷優化,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閩東日報記者 李民雄 攝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鄭雨桐 王志凌)初春,雨晴煙晚。漫步市區東湖,一軸水墨畫卷在眼前鋪展—— 遠山,云霧縹緲;湖畔,新樓林立;水面,靜影如璧。輕風拂過,畫簾盡卷,山朦朧、水朦朧、樹朦朧,人也仿佛醉在這煙雨春色里。 一城煙雨,一湖畫意。新寧德,這片令人魂牽夢縈的熱土,正以其獨特的新姿態,展現著別樣的美。 在我眼中,滴水穿石的寧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城鄉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歷史性改善,寧德正華麗轉身為宜業宜居宜游的新興港口城市。 就是這樣的新寧德,秉承發展新理念,在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步伐;就是這樣的一個新寧德,產業蓬勃壯大,持續釋放出發展的紅利;就是這樣的新寧德,扎根的市民幸福感不斷提升,在外的市民開始返鄉創業。 奮進的新寧德,奔跑吧! 弱鳥先飛 向著山海放歌 老一輩人說起曾經的寧德,便是五個字——“老、少、邊、島、貧”。 早些年,寧德一度被稱作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封閉、貧困,經濟總量長期處于全省下游。 上世紀80年代,寧德更是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全區9個縣有6個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120個鄉鎮有52個被列為省級貧困鄉鎮。 1988年9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根據在閩東9縣調查研究情況,寫下寧德工作后的第一篇調查報告《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文中,他用“弱鳥”來形容貧困的閩東,用“弱鳥先飛”來強調貧困的閩東要有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要有“先飛”的意識,要有“飛洋過海的藝術”。 過去30多年來,寧德遵循“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注重效益”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獨特的山海優勢,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 弱鳥,并非不能先飛—— 隨著高鐵、高速、港口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投運,寧德躍出山門連山海,打開了廣闊的經濟腹地。緊接著,一批氣質顏值俱佳的“金娃娃”項目接踵落地,產業集群接連形成,經濟逐步實現“彎道超車”。 弱鳥,也可飛洋過海—— 閩東撤地設市、溫福鐵路通車兩大夢想已成為現實,如今,又迎來環三都澳灣區開放開發的大好時機。 環三都澳在全省乃至東南沿海具有較富集的戰略資源,也具備明顯的綜合優勢,具有打造灣區經濟的潛力與條件。寧德主動融入全省“六大灣區”建設布局,堅持產業、城市、港口、生態聯動發展,統籌抓好環三都澳大灣區開發建設,打造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新增長極。 弱鳥先飛,只因鴻鵠志。寧德日漸強勁的城市“脊梁”下,是一顆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心臟”。 坐落三嶼園區的上汽寧德基地項目自去年4月28日開工以來,一座座現代化廠房和配套設施迅速拔地而起,成就了閩東重大項目建設史上的“寧德速度”。 “大干晴天,搶干陰天,巧干雨天,干好每天”……面對時間緊、任務重、雨天多的挑戰,寧德干部正是用這樣的“四干”精神,交上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放眼閩東,一大批“金娃娃”的培育、成長,到美麗濱海城市建設,到精準扶貧等社會事業發展,同樣也創造著一個個“寧德速度”——閩東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令人振奮的“寧德速度”,折射出的是閩東擺脫貧困的偉大夢想和堅定決心。 不僅要發展,更要高質量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寧德決策者高瞻遠矚,謀劃新征程。 寧德市委經過認真研究、深入調研、科學論證,提出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一”就是圍繞“一個中心任務”,即“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二”就是做到“兩個堅持”,即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堅持沿海與山區聯動;“三”就是建立“三個生態”,即建立高質高效的經濟生態、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風清氣正的政治社會生態。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寧德求索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2018年,我市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大關”、增長11.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20億元、增長9.1%,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累計開工重大項目357個、總投資1344.9億元,竣工重大項目157個、總投資850.9億元…… 產業增效 構筑“四梁八柱” 海之畔,產業藍圖已然繪就,“四梁八柱”新格局正逐步成型。寧德之新,新于實力。 “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德的殷切希望,是發展的囑托。 近年來,作為工業基礎薄弱的后發地區,寧德依托資源稟賦,挖掘優勢,臨港先進制造業項目快速聚集,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 2018年歲末,坐落于福安白馬江畔的青拓集團及其關聯企業以1008億元工業產值,成為閩東首個千億產業集群,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在此強勢崛起。 2008年青山鋼鐵旗下的青拓集團落子灣塢,投資建設鼎信實業。之后短短幾年,青拓迅速“開枝散葉”,逐步形成了從“原料—冶煉—熱軋—冷軋深加工—各類不銹鋼制品”的全鏈條產業集群,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 “不銹鋼產業發展壯大迅速,離不開寧德、福安營造的發展軟環境。”青拓集團董事長姜海洪說,青拓母公司青山鋼鐵雖然在全國都有布局,但唯獨在福安產業發展迅猛,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是根本支撐。圍繞新發展要求,寧德市把創新作為撬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轉化創新成果,以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寧德按照“一個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產業集群”的思路,通過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企業鑄鏈集群,進而催生“裂變”,鏈條化延伸、規模化集聚、高端化發展,釋放強勁發展動能。 不銹鋼產業集群“巨龍騰舞”,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同樣精彩“聚”變。以時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兩大龍頭企業為引領,廈鎢、杉杉、卓高、僑云等一大批產業鏈項目引進落地,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新興產業為寧德經濟社會注入新鮮“血液”,電機電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合成革等“老”產業也在轉型升級中蛻變。 去年11月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福安電機電器產業“機械工業引領高質量創新發展產業集聚區”稱號,這是福安電機電器產業獲得的第十塊國家級金字招牌。 近年來,經濟調速換擋、人口紅利降低、生產成本上升等產業形勢的變化,把福安電機電器產業推到了企業轉型和行業洗牌的關鍵期。在新的歷史機遇期,福安電機電器產業以打造“電機電器智造工廠”為統領,通過細分市場、統分結合、合理分工,借助物聯網、互聯網等現代手段,形成大品牌、大協作、大融合的產業體系,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大步向前。 “寧德的營商環境變得更好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顧問、董事張毓捷對寧德近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欣喜。 近幾年,寧德先后出臺“三都澳人才計劃”“重點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八條措施”等招才引智政策,吸引產業高端人才;出臺“鋰電新能源七條”“冶金新材料六條”等產業發展政策,“一業一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周例會、月報告”等工作機制,服務產業發展壯大。 城鄉發展 幸福之花悄綻放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民生福祉。寧德之新,新于實力,也新于魅力。 攝影師林國斌只要一有空閑時間,便拿起手中的設備記錄寧德的美。三年多共拍攝了4萬多張關于寧德城市夜景、自然風光、傳統工藝、風味美食等畫面,并制作了《多彩寧德》短視頻記錄寧德城市蓬勃發展的新面貌,瞬間走紅“朋友圈”。 安迪是一名美籍外教,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他剛來時萬達廣場才開業不久,閩東路還未通,整個城區的格局也沒那么大。六年來,他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寧德的高速發展。 “我初來寧德時,感受到的是清新之風,而現在,我看到的是更為璀璨的寧德。” 寧德師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任翔宇是學校2014年引進的博士,晚上下課后,他常漫步北岸公園,看夜景流光溢彩。 …… 寧德如此多嬌,引無數“新寧德人”競折腰。這座實力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經過悉心雕琢,值得細細品、慢慢品。 這些年,以承辦省運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寧德發力民生事業發展、城市功能完善、文明素質提升等方方面面,由表及里芳華自溢,一個有風度、有溫度的新寧德,正讓越來越多的人日久生情—— 山清水秀滿眼綠,建成連接南北岸公園的環湖棧道一期和二期工程約10公里,人均公園綠化面積達14.97平方米,完成親水步道和綠化改擴建工程17.82公頃; 華燈初上夜色濃,全面完成了福寧路1號、2號彩虹橋和蘭溪橋等9個節點夜景建設和金馬大橋、南岸公園水幕景墻、寧德火車站廣場等7個夜景亮化工程; 大道如砥通八方,富春路順利通車;新建閩東中路、金漳路、福利路;鶴峰路、八一五路“白改黑”;修復10多萬平方米的破損路面;新增1萬多個公共停車泊位,人均道路面積達17.82平方米…… 精心雕琢下的中心城區,彰顯出獨具魅力的寧德形象。而散落在山間河畔的美麗鄉村,也同樣向外“遞”出一張張寧德名片。 去年10月23日,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迎來了首批10位“新村民”。在這些“新村民”眼中,龍潭村是一處夢中“世外桃源”。 55歲的何素珍原籍山東。2017年7月,到龍潭游玩后,便戀上了這里的悠然“慢生活”。隨后,她以15年期限租下一棟荒廢老宅,修繕改造成民宿、畫室,并取名“悠然之家”。 2017年5月,龍潭文創項目啟動。文創團隊入駐,修復古村、復興文化,一座座破敗老宅化為書吧、茶室、民宿,文藝范十足,村子重現生機。八方游客慕名而來,更有北京、上海、廈門、香港、英國等外來“新村民”租賃老宅,修復、改造、安家。 去年,寧德按照“四級同抓、百村試點、千村推進、全面振興”的思路,在全市啟動230個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特色、不同模式的典型亮點,并通過試點示范,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帶動全域振興。 一項項有力措施相繼出臺,全面推進鄉村特色產業、人才基礎、文化實力、農村環境、基層組織、農村基礎、精準脫貧等各項事業發展,將鄉村裝點得分外多彩。 憶往昔,篳路藍縷,滴水穿石。盼今朝,不忘初心,展翅騰飛。欣然可見,一個顏值更高、內涵更深的新寧德,正在這片熱土上美麗崛起、生機勃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