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曉琪 通訊員 林何新 文/圖)手工簸箕、蒸籠、木梯、竹籠、斗笠、雞籠、木制扁擔……3月15日,是農歷二月初九,平和縣坂仔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雙溪圩”,如今在市場上鮮見的各種各樣的傳統手工農具應有盡有,吸引著八方來客趕赴此地,購買農具。 至今,在平和縣坂仔鎮,仍流傳著一句俗語“二月初九雙溪圩,不去后悔到明年”。而所謂的“雙溪圩”,是平和縣規模最大的圩日之一,由來已久,遠近聞名,自古以來就是農具交流會,因此,其最有特色的便是農具展銷,且多是很傳統的手工農具。在鄉親們眼里,這就是傳統的“農具節”,也是全市現存規模最大的圩日之一。 15日一大早,近一公里長的雙溪村路段,商客云集、人頭攢動,工藝品、飾品、文體用品等各類商品,琳瑯滿目。不過,最亮眼最受歡迎的當數傳統手工農具。很多平常市場上鮮見甚至消失的傳統手工農具,在“雙溪圩”隨處可見。竹制產品如椅子、簸箕、蒸籠、竹籠、斗笠、雞籠等,木制產品如鋤頭把、木梯、扁擔、鍋蓋等,一簇簇,排放整齊,不少父老鄉親結伴趕赴“雙溪圩”,購買各種各樣的農業生產工具。 “這種傳統手工農具在平常的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但在‘雙溪圩’,品種齊全,可任意挑。”今年60多歲的柚農林先生說,一年才一次,因此,為了買到滿意的木制扁擔,他很早就來了。 而對于已經在漳州工作特地趕回來的市民林先生而言,這樣的“雙溪圩”就像是“農具博覽會”。“這些傳統手工農具如今在農村都很少見了,更別提在城市,對于在城市生活的孩子而言,都不懂這些農具,此次專程帶孩子回來見識見識!” 據了解,平和縣是農業大縣,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而眼下正值春耕季節,是春耕備耕和蜜柚等水果管理的黃金時節,平和縣農具市場上的農用器具需求量逐漸加大,很多農民朋友紛紛購買鋤頭、犁刀等農用工具,用于農田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