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0日下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情深意切、催人奮進,在泉州市各行業各領域人才中引發熱烈反響。 集智聚力譜寫發展新篇章 泉州網3月15日訊 (記者 吳宗寶)“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10日下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情深意切、催人奮進,在泉州市各行業各領域人才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切實把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和深情囑托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強大動力,化為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職責使命,化為響鼓重錘帶領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扎實作為。 讓創新創業創造迸發最大活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家一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泉州市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五個泉州”指明了方向,為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思想動力。 南威軟件集團董事長吳志雄表示,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強調“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讓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對未來發展吃了一顆“定心丸”。作為全省第一家“黨建入章”的上市企業,南威軟件集團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驅動、人才戰略,在做強主業、穩健發展的同時,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安、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軍民融合、智慧海洋等領域加強研發、引領趕超,加快產業整合和技術變革,將南威網信產品和系列解決方案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這不僅是新時代人才工作的目標指向,也是對廣大人才的殷切期望。一年前,福建金石能源研發總監兼集團首席科學官謝志剛受到祖國發展新能源事業的感召,來到泉州晉江從事下一代高效太陽能技術及高端設備研發的創新工作。“身處福建多功能核心區,我們享受到上下游完整供應鏈支持的基礎和便利,以及泉州、晉江兩級政府對高端人才的全方位服務。今后,我們將認真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借助天時、地利、人和,帶領整支團隊專注于創新創業創造工作,建功立業新時代。”謝志剛說。 “總書記的講話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對我們紡織服裝產業的企業來說,猶如注入一劑強心劑,更加堅定我們踏踏實實干實業的信心和決心。”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濤表示,近年來,石獅紡織服裝行業逐步走出發展低谷,行業勢頭向新向好,這都得益于日漸優化的營商環境。泉州市委、市政府不斷改進人才服務和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激發了一大批人才來泉州干事創業。作為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石獅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將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集聚發揮紡織服裝前沿的創新力量,緊密服務當地紡織服裝企業,推動泉州地區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當前人工成本不斷升高,石雕制作成本大大提高,傳統產業的生存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福建豪翔集團藝術總監劉國文認為,石雕行業應當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并加以應用,充分運用各項技術的融合,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并努力開拓新的市場應用空間。同時傳承弘揚“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加強人才隊伍培養,使得石雕產業后繼有人。 “文創產業美在融合、根在文化、富在產業。”功夫動漫股份有限公司海西動漫研究院總經理、執行院長林黨政表示,“當前,泉州文創產業以中小微企業、年輕創業群體居多,習總書記指出‘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讓我們這些文創產業從業者深受鼓舞。”去年以來,泉州市出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七條措施”“改進人才服務若干措施”和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文件,并搭建了泉州市人才創新共享聯盟等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載體支撐和智力保障。在一系列政策“東風”中,功夫動漫緊跟時勢,在國內成立首家動漫研究機構——海西動漫研究院,并積極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研究,將助推泉州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貢獻一份力量。 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大家紛紛表示,習總書記的講話為兩岸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既溫暖人心,更催人奮進。 “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中,人才交流互動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黃文嘉介紹說,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坐落于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石井鎮,這里與臺灣隔海相望、一水相連,客觀上為海峽兩岸半導體人才的往來提供便利條件。這幾年,福建省、泉州市都出臺了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人才交流的優惠政策,南安還設立了半導體高層次人才獎,配套建設人才公寓、芯人才之家,一系列舉措使得半導體人才交流更加充分自由,這對于兩岸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希望兩岸更多的半導體人才關注園區的發展,更多人集聚到這里,共同打造閩臺青年創業的“夢谷”。 “習總書記強調‘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讓我們這些臺胞倍感溫暖。”福建天電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政康表示,去年,乘著兩岸融合發展的東風,臺灣同胞紛紛在大陸辦理居住證,不僅極大便利臺胞在大陸的生活,更讓臺胞真正融入福建,成為“新泉州人”。人才“港灣計劃”政策也讓臺灣人才找到了“陸漂”的港灣。“今后我們將更加努力奮斗,與新的家人共同建設我們的‘新家’。”邱政康說。 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國鼎表示:“福建是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省份,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加深了我們作為臺青創新創業帶頭者的使命感。”兩年來,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發展迅速,先后獲批福建省新型研發機構、泉州市專家工作站和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把臺灣高端醫療檢驗技術帶到了臺商區,并與泉州多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服務廣大泉州市民。從中央“惠臺31條”到福建“66條實施意見”,再到泉州“73條措施”和泉州臺商投資區“44條措施”,各級惠臺政策陸續出臺,使得兩岸融合發展的方向越來越清晰,為臺胞在泉州提供了發展的新平臺和新機遇,更加堅定臺胞在大陸創新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習總書記的一席話給在閩臺灣同胞吃了“定心丸”、打了“強心針”,讓在閩臺胞臺企深受鼓舞和振奮,鼓勵和支持更多臺灣青年和人才來閩就業創業,開拓人生的新天地,堅定在閩扎根發展信心。泉州開發區福建吃飽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兼職教授李岳龍表示:“我們將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以鄉情親情為紐帶,促進兩岸關系更加緊密、融合。閩臺所擁有的眾多共同‘文化基因’是我感觸最深的事,泉州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臺灣有著割不斷的淵源,而這些正是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情感紐帶,是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推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途徑。兩岸人民應該攜手共進,加強兩岸醫療文化、公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實現互利共贏。” 發揮“第一資源”作用 助力脫貧攻堅 “各級領導干部要有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及時解決脫貧攻堅中的難點問題,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讓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人才深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將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作用,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努力,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扶貧工作者打了一劑強心針!”泉州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安溪縣農民講師團團長、東坑村村主任張順儒表示,東坑村在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緊抓痛點,直面問題根源。接下來,將繼續從脫貧工作痛點入手,穩定脫貧基礎,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特別是要發揮農村人才隊伍優勢,深入群眾一線,把群眾最想了解的政策和實用知識送到他們身邊,讓講課起作用,讓群眾得實惠。下階段,東坑村將組織成立鄉村振興服務隊,把分散的茶農整合起來抱團發展,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秘書長、福建農林大學講師邱建生介紹,生態文明研究院進一步發揮縣域生態文明智庫作用,立足“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路徑,引進臺灣打碗花生態農業團隊,助力開展生態扶貧攻堅工作。其中,推動坑仔口鎮魁斗村貧困農戶采用立體循環種植與微生物土壤改良的方法進行茶園生態化改造,改造后的茶園生態環境良好,茶葉品質穩定提升,茶葉價格增長三倍以上,茶園改造效益顯著提升。今后,生態文明研究院將進一步推動“學者型專家+實踐型專家+土專家”的“三專”人才服務,繼續推廣可持續生態管理方法與技術,推進茶園改造面積擴大,提升茶葉加工技術與營銷手段,在不斷改進與轉型中,實現生態、經濟雙豐收,助力脫貧攻堅奔小康。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作為“8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泉州市農村實用人才寇森林創新“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向農戶免費提供優質的黃花遠志品種和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及加工服務,讓利農戶,吸引周邊農戶參與到黃花遠志種植行業中來。“當前,創新創業政策體系越來越完善,營商環境也越來越好,這對于我們這些返鄉創業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寇森林表示,接下來將通過引進制茶設備、建設休閑農莊等措施延長生產鏈,讓閑田“忙”起來,讓中藥“活”起來,助力農民富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