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2019年底前,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原則上必須設置全科醫學科,增加全科醫療診療科目。 ●將大專醫學類定向畢業生全部納入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鼓勵將本科定向畢業生納入全科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到2020年,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基本建立,適應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基本健全,全科醫生崗位吸引力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城鄉分布趨于合理,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基本滿足全市居民醫療服務需求。”我市近日出臺《寧德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快培養大批合格的全科醫生,服務健康寧德建設。 《方案》提出,到2030年,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勵機制更加完善,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其中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不少于1名),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寧德建設需要。我市將建立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加快寧德師范學院醫學院建設,2021年爭取增設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方向)。依托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建設一批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原則上必須設置全科醫學科,增加全科醫療診療科目,2019年底前落實到位。進一步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范圍,積極鼓勵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培訓。實行鄉村醫生全員全科基本知識技能培訓,鼓勵和支持鄉村醫生到鄉鎮衛生院、縣醫院等上級醫療衛生機構進修學習。 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誰簽約、誰服務、誰得益”原則,以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取得全科醫生資質的社會醫生、設有全科醫療診療科目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支持經全科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個體或團隊在城鄉開辦全科診所,允許二、三級醫院的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并按勞取酬,為居民就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我市還將加強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繼續實施定向鄉鎮衛生院培養“本土化”大專層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本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人才項目,力爭每年定向培養50至100名。將大專醫學類定向畢業生全部納入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鼓勵將本科定向畢業生納入全科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繼續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特崗醫師計劃,為全市尤其是老少邊窮島地區的鄉鎮衛生院招聘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全科醫生,按照省里部署,適當提高補助標準。(記者 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