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第一醫院心內科病房內,來自連城縣朋口鎮的傅修德正在陪護住院的奶奶。對醫院的環境和服務,傅修德很是滿意:“病房整潔衛生,做檢查可以讓護工預約,時間到了人過去就行,免去了排隊的煩惱。” 和傅修德一樣,對中心城區醫療服務滿意度提高的市民還有不少。記者在市衛健委了解到,去年以來,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就醫過程中的熱點痛點問題,我市全力推進中心城區醫療服務提升行動,并把該項行動列入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力求讓市民看病不再難不再煩,取得了明顯成效。 就醫交通環境和電梯等待時長歷來為患者及家屬所詬病。對此,我市利用智能平臺,將市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中醫院及其周邊的停車場統一管理,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和周轉率,同時,市第一醫院、第二醫院、中醫院、龍巖人民醫院均對院內停車條件進行改善,鼓勵本院職工不開車上班,九一北路立體停車場完成改造升級,進一步提高了使用效率。在電梯管理方面,中心城區5家三級醫院都調整了門診、病房電梯樓層停靠設置,并派駐專人管理電梯,并在擁堵區域加裝電梯,人民醫院已加裝1臺投入使用,市第一醫院加裝5臺即將投入使用。市第二醫院電梯安全員江斌告訴記者,二院共33臺電梯,通過采取提升開關門速度、設置單雙梯、增加電梯司機等方式,運行效率提升了一倍。 流程再造是改善就醫環境的利器。目前,各醫院均設立“門診病人一站式服務中心”,改進導診服務,明晰導引標識,并執行“一醫一患一室”診查制度。同時,中心城區各三級醫院將門診預約系統接入e龍巖平臺,新上線微信、微官網,實現全面信息化預約。據市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邱永榮介紹,去年一年該院住院病人數7.39萬人次、門診病人數211萬人次,預約比例達90%以上,門診、醫技檢查均已精確到分鐘,同時落實“先救治、后交費”,開通綠色通道,有效縮短就醫等候時間。 日前,江女士通過手機預約來到市第二醫院血液風濕科就診,經過檢查、復診、取藥三個程序,就完成了看病的過程。“以前看病常常要排兩三個小時隊,現在通過手機預約,可以選擇就診時段和醫生,并且省去了很多往返跑的程序,確實比以前方便、舒心多了。”談及前后對比,江女士十分感慨。市第二醫院副院長丘如誠表示,將過去就診的十多個流程壓縮為“三點一線”,依托的是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目前醫院正在推進“診間結算”,完善“日間手術”“日間病房”,在不遠的將來必定能讓患者有更好的就醫體驗。□記者 黃俊 郭亦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