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口管理局領導赴漳州港區檢查工作 700噸重的沉箱正在海上進行安裝 核心提示 去年以來,廈門港口管理局漳州分局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轉變思路,開拓創新,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廈門港口管理局的直接領導下,立足現實優勢,努力做強特色,全力推進港航建設進度、提升港口服務水平、加強黨建促發展,以實際行動推進港航事業的發展。 港航固定資產投資再創新高。廈門港漳州七港區十個在建項目投資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138602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7%,超額完成投資任務。 港口生產大幅增長。廈門港漳州市七港區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948.05萬噸,比增4.69%,完成年度計劃的109.96%。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6.90萬TEU,比增7.61%,完成年度計劃的114.39%。 著力抓好“黨建促發展、文明創建促提升、管服并舉促穩定”三項工作保障。規范審批,提升服務質量,扎實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便民模式。全年,共受理、辦結各類審批、服務事項92件,辦結率100%,所有受件都在承諾時間內辦結。 福建省重點項目省品質工程示范項目 古雷作業區北1#、2#泊位工程 中交三航局廈門港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北1#、2#泊位工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半島西側,是福建省重點項目省品質工程示范項目兩個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水工結構按10萬噸級集裝箱船設計)和一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同時建設消拖泊位及預留工作船泊位。泊位總長度1306米,其中西側岸線706米、南側岸線600米,陸域形成面積為42.36萬平方米,場地呈矩形布置,縱深600米。場區用地包括碼頭區、集裝箱堆場、件雜貨堆場、倉庫區、機修場地、生產輔助區和預留場地。工程范圍內還包括碼頭及道路堆場的相關給排水、消防、供電照明、暖通等工程。該工程項目于2018年4月投入開工建設,項目設計年吞吐量為335萬噸、集裝箱10萬TEU,碼頭采用重力式結構型式,需預制、安裝沉箱85件,計劃2022年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古雷港第一個具有集裝箱裝卸功能的多用途碼頭,有助于提高古雷港的吞吐能力,為古雷石化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物流配套服務保障。 七百噸“龐然大物”海底落定 古雷作業區北1#、2#泊位首件沉箱成功安裝 在有關企業、單位前期的精心籌備下,2018年12月1日,全體施工人員晝夜奮戰,終于使重達700噸、高達3層樓高的巨大沉箱克服出運、起吊、安裝的種種困難,順利安裝于古雷作業區北1#、2#泊位!這是由漳州市古雷港口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廈門港古雷港區工程項目的首件沉箱安裝,標志著項目施工建設邁出了關鍵性步伐。 助力古雷泊位 爭創“智慧”安全工程 走進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參建的廈門港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北1#、北2#泊位工程駐地,白藍相間的板房布局錯落有致,鋼筋場布置和工地安全圍擋整齊劃一,4.5萬平方米的預制場內綠意盎然,整體建筑與附近山水渾然一體。 在福建省水運工程施工標準化建設總體部署中,古雷港區的項目建設在全省推廣的“三三三”標準化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大力實施“智慧”工程創建,打造標準化建設“升級版”。古雷作業區北1#、北2#泊位工程開工伊始,就在工地建設中堅持綠色、安全、環保的原則,合理規劃施工現場的布置,強化了精細化管理,開展精細化施工控制。在智慧工地建設方面,廈門港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北1#、北2#泊位成功運行集考勤、門禁、監督管控、信息發布于一體的智慧工地平臺系統。 本組文圖陳瑞珠林紫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