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 順昌縣元坑鎮轄區內4000多戶居民,每戶家庭都裝上了兩個垃圾分類桶。“分別設置干、濕垃圾桶,居民對垃圾分類后再轉運,就能盡量做到垃圾不落地。”在近日召開的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消滅城鄉垃圾攻堅戰推進會的觀摩現場上,市共建辦負責人表示,不僅是順昌,今年我市城鄉將全面推行垃圾收運處理機制,“把消滅城鄉垃圾攻堅戰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首戰來打。 ” 去年10月我市制定的《南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既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時間表,也是路線圖。 2018年,我市全面實施農村垃圾治理行動,全市485個村莊全面開展陳年垃圾清理。各鄉鎮合理優化公廁布局,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公廁。119個村莊列入2018年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千村整治”項目,計劃投資1.97億元,完成投資3.88億元,占計劃的196.95%,村莊更加美麗。為確保農村污水“治理一片、水清一片”,去年全市新建改造村莊三個化糞池3.695萬戶,119個美麗鄉村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設施122個,新建改造三格化糞池25666個。“今年我市將再接再厲繼續做好污水垃圾各項工作,全市計劃完成3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目前已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共建辦負責人介紹。 “一時美”容易,如何保持卻是個難題。市共建辦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城鄉顏值實現從“一時美”到“持久美”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南平市積極開展“萬人保潔”工作,農村衛生狀況有了很大變化,城鄉環境面貌有了較大提升和改觀,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發動群眾不夠、機制不夠健全、存在衛生盲區和死角等問題。 依照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南平市打好消滅城鄉垃圾攻堅戰行動方案》,我市以實現全市城鄉無垃圾,城鄉環境面貌根本改觀作為近期攻堅目標,同時建立解決城鄉垃圾問題的長效機制,以實現全市城鄉衛生無盲區,城鄉人居環境品質顯著提升。今年春天,我市將清除轄區內所有陳年垃圾,實現城市中心區、城鄉接合部、鄉鎮集鎮區可視范圍無垃圾;國省道、鐵路沿線、河道干流及岸線可視范圍無垃圾;縣鄉村道、村莊、公園廣場、景區景點等公共區域可視范圍無垃圾。今年年底,徹底實現清除城市周邊、集鎮周邊建筑垃圾及雜物,建成所有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并投入運營,實現城鄉無垃圾,衛生保潔實現“清潔化、制度化、常態化”。2020年底將實現全市城鄉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全覆蓋;全市生活垃圾污水處理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全覆蓋。 (林 奧) |